被流放后我成了首富 第29章

作者:枸杞黑乌龙 标签: 天作之合 基建 穿越重生

  听这小两口说话,着实令人窒息。

  那酸奶酵母一时半会儿没那么容易做好,苗婉估算着,做成大概得有个五六天,要尝试不同的配比也差不多。

  她跟乔瑞臣商量好,下次沐休让他稍微晚点回来。

  这回耿氏再也不觉得儿媳妇是想儿子了,回头她就斩钉截铁跟乔盛文念叨,“耿婶还跟我说阿婉有了女儿家的心思,我瞧着她跟她肚子里那个差不多,还没开窍呢,那天就是馋哭了的,都怪你!”

  乔盛文:“……”不是,儿媳妇馋哭,你怪我??

  耿氏淡淡睨他一眼,“你年轻时候倒是挺会讨小姑娘欢心的,若不是你把你儿子教成个木头不会哄媳妇,但凡有我闺女一分讨人喜欢,也不可能说出融了簪子去买吃的这种话来。”

  乔盛文:“……”好的时候就是你闺女,不好的时候就是我儿子,他宠出来的媳妇,还能怎么办?

  其实他想分辨几句,乔瑞臣分明是随了他的武师傅并外祖父,也就是耿氏的亲爹,乔蕊才是他教出来的。

  可谁还没几个歪心思的表妹呢。

  聪明的老狐狸一听头半句话茬子,就知道啥也不能说,认下就完了。

  好在耿氏也就这么念叨几句,她是个疏阔性子,以前后宅也没糟心事,不会钻牛角尖。

  念叨完,她就端起绣活笸箩,去儿媳妇屋里做针线活。

  即便家里已经不那么紧巴,绣活儿也还能卖些银子,她还没老呢,给家里赚些家用也好,顺便看顾儿媳妇。

  过了两天,将掺了面粉和凉白开的酸奶紧紧密封在瓦罐里,算喂养过第二次后,苗婉有些疑惑了。

  “这都下旬了,再过十几天三嫂该生了呀,孙师傅怎么还不来?”

  这矛盾不解开,难不成闺女生孩子,孙家不打算来人发红鸡蛋吗?

  最主要的是,眼瞅着快腊月,那福字猫耳朵还没影儿呢。

  巧的是,她刚念叨完,翌日孙老火就跟着张三壮他们摊子一起回来了。

  乔盛文知道苗婉一直盼着孙老火呢,听耿叔说了以后,立刻带着家小去了张家。

  刚进门他们就听张娘子在问,“亲家公快吃茶,不是说前些日子就要过来吗?”

  孙老火也郁闷呢,他也不废话,“是想着中旬来,可我刚跟东家说了,偷方这事儿怎么也是我家婆娘不对,虽然酒楼那卤方也不咋样,也没麻辣串好吃,但人做事儿就得板板正正,我怎么都要来走个亲家,给个交代。

  东家当时是应了,谁知第二天天不亮,酒楼就有人来叫我。

  上旬他就叫人揍了一顿,我请休那晚该是又叫人套了麻袋,揍得起不来床,也不知道东家干了什么缺德事儿,着实令人纳闷。

  酒楼里就我还能坐镇,我也不好休息,没法子,直拖到现在才能来。”

  众人:“啊这……”

  作者有话说:

  红鸡蛋:平民百姓孩子洗三的应该少,生孩子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习俗,大概是婆家送娘家馒头,娘家要上门送红鸡蛋和小米这样。

  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出自宋代柳永的《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从明天开始固定时间更新啦,本来跟宝贝们说的是12点,但突然想起来过去因为中午更新被锁问错过榜单的惨事,改为固定每天18点更新,求宝贝们多多支持呀~

  这个月会多存稿,下个月会多日万哒~很快就肥啦~

第27章

  就,大家不知道该说啥了。

  张家除了老两口,大都眼神往其他地方飘,唇角紧抿怕笑出来。

  乔家只有乔盛文微笑不变,其他人都低着头肩膀微微颤动。

  张三壮按苗婉说的,第二天就送了那些热情相助的汉子们每人一份谢礼。

  排在前三的汉子体格儿都贼棒,那天夜里揍人的,也是这三人主揍,剩下还有两位没抢得过,毕竟贼人就仨。

  但他俩也伸手意思了下,张三壮一视同仁,也不给五个人拒绝的机会,只叫他们打开谢礼看看。

  当时装逼的得意劲儿,张三壮现在还在回味呢。

  “张某不敢用金银之物辱了各位好汉的义……义气。”他想说个成语来着,听小舅子念叨过,实在是记不起来。

  反正都不是啥文化人,没耽误他继续装,“小小敬意,全代表张某家人的心意,还望客人们一定收下。”

  客人打开后,发现竟然有香皂,谁也不说拒绝了。

  其他东西也引起了几个人的好奇,等他们拿出来后,排队的壮小伙们也围过来了。

  “这是牙刷,咱家里孩子多,怕用柳枝伤着,姜水太辣孩子也不爱用,我大嫂家是木匠,就做了点牙刷,刷牙比柳枝沾盐可方便多了。”

  张三壮热情地跟客人解释,还指着篮子里那巴掌大的粗瓷瓶,“这里面是我妹妹用中草药熬制的刷牙膏子,沾在牙刷上,刷完牙后漱口,特别好闻。”

  当时那些汉子们眼神就亮了,这又是好东西,张家人有点本事在身上啊。

  能大冬天出来排队的,都是铁铮铮的汉子,是不讲究的。

  但碍不住他们跟着主家东奔西走,明白这东西的价值在哪儿。

  小老百姓家里,能有张家这种闲得蛋疼为了孩子瞎讲究的太少了,可越是金贵的主顾越是喜欢这种东西,要不怎么突显出来他们钱多的烧手呢。

  要的就是这种与众不同的享受。

  待得客人们反应热烈问这东西怎么卖的时候,张三壮做出咬牙为难姿态,“牙刷这东西好做点,我们家里人辛苦熬一熬,能做出来,也不是啥值钱东西,五文钱一把就行,牙膏子这个只有我妹子会,我得问问她。”

  做牙刷手柄的木头,是于家人一文钱两个做好了卖给张家的,猪鬃毛……不要钱,也就是两个牙刷成本一文钱,可以卖十文。

  苗婉前面没让他们卖,这东西太容易学会,就卖个先手,得讲究时机。

  但家里杀猪多,猪鬃毛也不能浪费了啊。

  张家除了几个年纪太小的孩子,全家人都有空就做几个,几个月下来,已经攒了一千多把,加上开头的时候想做了卖,一气做出来的三百个。

  乔家不要这份钱,除掉成本能赚……七贯钱!哈哈哈哈……

  张三壮咬牙更用力了些,不然他怕自己忍不住乐出声儿来。

  众人看着他那便秘样儿,特别无语,又是熬一熬,你家里人身体还好吗?

  也没等人家问牙膏的事儿,张三壮又道,“这刷牙膏子不好做,也需要时候慢慢才能成。

  往后也不能白劳烦各位兄弟们帮咱看着帐篷,若是兄弟们再逮住那毛贼的尾巴,咱张家定会有所表示!”

  张三壮说完笑眯眯看着众人:这么说你们懂了吧?

  懂的不只是原先打人的五个,其他也加入夜里排队队伍的汉子们都来了精神。

  抓住尾巴?意思就是揍了人得有证据啊。

  好办,他们这些人大都跟着主家走南闯北,彪悍着呢。

  即便不擅长打架的,回头换个擅长的过来不就得了?

  他们摩拳擦掌,都等着这份表示了。

  谁知于冒财被揍了一回,他不来了,张家帐篷前,掌都快擦破了的汉子们很是寂寞。

  于冒财是觉得那天见鬼了,他甚至还问过家丁,仨人都深刻记得那响亮的大比兜是多么的冰冷,揍在身上的拳头是多么的无情。

  那些人甚至还自带黑乎乎的气场,肯定不是人!

  三个人吓得躺了好几天才缓过来,然后没过几日就听说了瓦市半夜闹鬼实则是有人半夜排队,等着吃杀猪匠麻辣串的事儿。

  就在这时,孙老火上门请休,怎么说呢,他大半辈子说话都直肠子,特别实在。

  实在到于冒财眼前一阵阵发晕,差点没背过气去。

  他想着,他这是跟孙老火岳婿俩都犯冲啊,既然知道没有鬼,那他不会多带几个家丁?

  他就不信自己收拾不了张家一个小小的杀猪匠!

  于是乎,在孙老火早早歇下准备第二日走亲家的时候,等天黑透后,于冒财就带着六个家丁气势汹汹往瓦市冲。

  冲进去一看,好家伙,他们刚到地方,就围过来十好几个汉子,都是怕错过表示早早就蹲守的,那灼热的眼神跟狼一样放光,忒渗人!

  被揍躺下之前,于冒财就知道要完。

  谁知更惨的是,本来以为挨顿揍就完了,这些人光揍人都不够过瘾了?

  他们竟然还扒他和家丁的衣裳?!!

  于家一行七个人逃跑后,都被扒的只剩下里衣。

  可想而知,受惊,受挫,受凉,受打,全躺下了。

  最严重的当属身子虚胖的于冒财,足足躺了八天才起来。

  可以说,孙老火的纳闷,有他自己一大半的贡献。

  人家于冒烟儿大概没准备再去挨一回打?偏偏你嘴贱去把人家火给拱起来了。

  啧啧,真是惨……得好!

  孙老火毕竟是长辈,上门赔罪,除了张三壮夫妻俩并着阿姆阿达,还有乔家三个大人,其他人就都先出去了,连孩子们也都带走。

  他们几乎用跑的出了门,接着就听见跟有谁放了屁似的,屋里人脸色更奇怪了。

  孙老火:“……”

  他觉得两家人像是有什么大病,连他闺女都扶着肚子一脸扭曲,怪叫人不自在的,不宜久待。

  他直接将肩膀上的褡裢甩下来,掏出张银票,“本来早该过来给你们赔罪,我听三壮说了,还不是张家的方子,偏家里不懂事的婆娘眼皮子浅,更是不应该。

  那卤方子要卖出去,怎么着也得百多两银子,我家里供着个书生没多少余钱,卖了点东西凑够一百两银子,算赔给你们家的,往后我保证管好家里婆娘,你们看行不行?”

  连乔盛文都对这个脸皮子滚红的糙汉子刮目相看,他本以为孙家能干出收钱帮着偷方的事情,人品应是有点瑕疵,没想到这孙大厨是个敞亮人。

  张家倒是清楚孙老火的为人,不然张三壮不会提出让岳父帮忙研究方子的事儿。

  张娘子也问得直白,“你把银子给了我们,亲家母能干?”别回头闹上门。

  孙老火哼了声,“也就是我去老丈人家奔丧才叫她张狂了,她不是喜欢银子?就得让她知道,她敢偷一回,家里钱就得全赔出去,再有下回,家里那小子也甭读书了,家破还是人亡叫她自己选。”

  众人:“……”还是你狠。

  其实若非孙娘子的娘家阿达救过孙老火的命,就这样的媳妇,早八百年他就给休回娘家去了。

  虽不能忘恩负义,但孙老火在家是个说一不二的,平素还算能压得住孙母,有这一遭,往后孙母怕是再不敢收银子干坏事儿了,干不起。

  张娘子不动声色看了眼三儿子和苗婉,前头说好了不要银子,要人,那现在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