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流放后我成了首富 第22章

作者:枸杞黑乌龙 标签: 天作之合 基建 穿越重生

  小半个月下来光张家就分了七十多贯钱,五十两一个的大银锭都换回来一个,给张娘子喜坏了。

  要不她也不至于天天敲打儿媳妇。

  张家人本来也都不算爱找事儿的,冲着银子也全家上下齐心,一门心思就想着干活儿,哪个都不嫌累。

  乔瑞臣做帐篷跟急行军是一个法子,就是去铁匠铺打了凹进去一个圆筒的铁钉,底部做成上圆下尖样式。

  只要将铁钉打进土里,随便用结实些的木头插进去,盖上油布,就是结结实实的帐篷。

  他检查过铁钉并无晃动,木头是用的西北最常见的柏木,在寒冬也丝毫没有变形的痕迹。

  他一进帐篷,张三壮就热情迎过来了。

  “乔兄弟,你看咱们摊子还成吧?你在京城见过大世面,许是能看出哪儿不妥当,你只管说,我和二哥还有耿叔保证改过来。”

  乔瑞臣迟疑了下,“我只去过酒楼,在宫中当值时候更多一些。”

  张三壮:“……”那岂不是跟圣人老儿一个锅吃饭?打扰了。

  他大为震撼,并不知道圣人自个儿都不只用一个锅吃饭,好一会儿才唏嘘着回过神。

  “那今天狗蛋就负责伺候客人们洗手,若是有客人问起,这边就交给乔兄弟张罗,你看……”

  乔瑞臣和气点头,“可以,阿婉都与我交代过了,她的法子很好,后头怕是三哥你们又要辛苦许多。”

  那什么‘促销’的词儿,乔瑞臣也从未听过。

  但促销具体要做的事情乔瑞臣是明白的,按照媳妇的法子来,客人不但会更想要香胰子和肥皂香皂,麻辣串估摸着也要比现在卖的好。

  张三壮只有惊喜,没有惊吓,他搓着手嘿嘿笑,“真的?不怕不怕,回头我就叫阿姆他们按照现在两倍的食材来准备,就是忙到晚饭时候咱也不怕。”

  小老百姓赚钱不容易,想要赚出能供家中尕娃子去私塾读书甚至参加科考的银子来,更是难上加难。

  殊不知多少百姓家里的聪明娃子,都是因为没钱所以没法子挣前途。

  张家人不怕苦和累,能多赚些钱,他们就是梦里都会笑醒。

  等帐篷里头打扫完,提前调好的麻辣汤料和关东煮骨汤咕嘟着开起来,好多客人闻到熟悉的麻辣香味儿,熟门熟路往帐篷这边来了。

  “今天有卤货串没有?有的话先给我来十串,再加五串肉丸子和五串素串。”

  因为食材并不贵,赚得又多,张家人高兴之余也保留了厚道的秉性,麻辣串用料还是很足的,一串三个大肉丸,卤货也切得厚厚的,素串是一串四个。

  小孩子估计一样一串就能吃饱。

  后头有客人附和,“就是,昨天没吃够就没了,你家原先不是做卤货的吗?怎的不多准备些。”

  张三壮立刻开始自己的表演,“这不是条街酒楼学会了咱家的卤方,我老丈人在酒楼做大师傅呢,我这当女婿的怎好跟长辈抢生意,也就是咱自家吃的时候多卤点。”

  能十几二十串吃麻辣串的,好多也吃过条街酒楼的卤货,闻言立刻撇嘴,“那你岳父手艺不行啊,偶尔吃着还成,都是用大油爆炒,吃多了腻,也没你家原来卖的香。”【看小说公众号:玖橘推文】

  张三壮听得心里爽,这偷学和正宗的能一个味儿吗?也不看常沢有没有那个本事。

  面上他笑得特别憨厚,“那肯定不是我老丈人的手艺,是酒楼里姓常的师傅学会的。”

  客人眼神了然,不用再说更多。

  过来快的当属在瓦市附近住着的行商居多,都是商人,谁不知道里头那点子机锋呢。

  他们觉得这杀猪匠家性子也太软了些,叫人欺负到头上都还要愚孝,实在太过那就是傻。

  但他们很快就不这么觉得了。

  有客人吃完要结账,沾了满手油,刚想拿帕子擦擦手再从荷包里掏钱呢,狗蛋眼尖,立刻凑过来请客人用香胰子洗手。

  “这是我家姑姑看我们小孩冬天洗手洗脸总是冻皴皮,特地想法子做出来的,洗了手不但香喷喷的,还特别滑溜,您看我的手。”狗蛋一边请客人去洗手,一边伸出自己吃出了肉窝窝的小爪子。

  客人愣了下,来了兴致。

  狗蛋这肉爪儿虽然黑了点,可肉嘟嘟嫩呼呼的,一点都不像老百姓家里的孩子。

  小孩子们皮子嫩,又在屋里待不住,总爱在外头跑。

  西北风大,所以入了深冬后,孩子皮肤大都跟起了皮一样,摸起来发硬粗糙,再冻厉害点就要生冻疮裂口子。

  他接过狗蛋递过来的黑乎乎圆球,沾了点水洗手,洗完后立马感觉出明显对比。

  先前油乎乎的手现在完全没了黏腻感,但还是滑,有点像他家婆娘的皮肉了,那可都是拿护肤膏子抹出来的!

  “这香胰子可卖吗?多少钱一块?”客人立刻问道。

  狗蛋笑着答:“咱不拿这个赚钱,成本太贵了,卖不出去,这一小个足足要五文钱呢,我姑姑说就留给自家人用。”

  这客人是大岳内陆来的行商,往常是走江南那边的。

  江南富庶,他虽然辛苦,可赚钱不少,寻常吃东西也舍得花钱,闻言笑了出来。

  他还以为多贵呢,结果才五文钱,放在江南他能卖十文不止。

  见他问,同样感兴趣的都凑过来看,听狗蛋这样说,好些人都想笑。

  要是真跟护肤膏子一样好用,就算自家用也能省下不少银钱,要知道护肤膏子大都按银角子来卖的。

  哪家没有女眷啊,女眷们花钱……算了,提就是心窝子疼。

  狗蛋看不懂大人们的心思,他只按照姑姑教的,瞅了眼洗完手的客人,“还有能洗帕子的肥皂呐,洗完了又香又干净,就是没有香胰子滑溜,我姑姑做来洗衣裳的。”

  不等那客人说话,另一个西域商人凑过来,“洗我的吧,我帕子刚才掉地上了,怪脏的。”

  狗蛋接过来,拿出一块半透明的暗黄色肥皂,沾了水擦在打湿的帕子上,使劲儿搓了几下。

  见白色泡沫变污后,他麻溜用清水投干净,拧干水在一旁煮大麦茶的小炉子旁烘了烘递给客人。

  这下子稍微有点脑筋的,眼神都亮了。

  帕子被洗的干干净净,不过男人没女人讲究,帕子估计有点历史,还剩点陈年的污点,也很淡了。

  整体看起来比刚才干净不知道多少,不用捧在鼻尖就能闻到淡淡的香味。

  瓦市什么人最多?不是偶尔家里缺了东西才来买的老百姓,而是摆摊的和行商!

  摆摊子的也是盼着行商能把东西全收了。

  西北这边因为地理位置优越,穷则穷矣,但甭管是西域货物,还是北蒙的牛羊,亦或是河湟谷各类染料和矿物,要进出大岳,必然要通过西宁镇。

  要不这穷乡僻壤的,光靠老百姓们买东西,也不能兴起个极具规模的瓦市。

  在场有些是行商,还有行商家里的人,都不缺乏眼光。

  好些顾不得吃串了,呼啦啦围过来,这样的好东西甭管是运送到大岳内陆还是其他几个国家,肯定都受欢迎。

  有着急的人立刻问,“肥皂成本多少钱啊?”

  他一问完,立刻有人嘘声,真好意思,这不是欺负小孩子不懂事嘛。

  难不成你还想让人家按照成本卖给你?

  可嘘声后,也没人出来说啥公道话,咳咳……商人逐利,能多赚点,谁也不会对诓小孩子有什么心理负担。

  狗蛋也老实,他摆摆手,只按姑姑教的说,“做肥皂用的东西不好得,天热了才能买到,咱家也是阿奶阿爷宠着姑姑,费劲巴拉才做出来,好像花了十几个铜板呢。”

  大人们可不觉得贵,他们吃麻辣串都不止这个价儿好吗?

  有个穿蒙袍的汉子立刻接嘴问,“十几个铜板是香胰子和这个……皂角一共花了这么多钱,还是光皂角就花了这些?”

  “是肥皂,小娃儿你跟叔叔说,做肥皂需要用啥,叔叔走南闯北知道的多,说不定能给你弄了来呢。”

  “对对对,那香胰子怎么做的?要不你告诉我,我多做些送给你家如何?”

  一直假装在摊子前头忙活的张三壮在心里呸了好几声,臭不要脸,当我们狗蛋家里大人不存在是不是?

  还在帐篷里呢,就黑心肝儿哄我们家孩子。

  不等张三壮看不过去往这边走,乔瑞臣在瓦市里转过一圈回来了。

  站在原地听了会儿,见狗蛋被大人们吓得眼眶发红,他立刻上前将狗蛋护在身后,淡淡笑着冲不知不觉已经围了一圈的客人们拱手。

  “孩子知道的不多,这东西是内子闲来无事偶然得之,若客人们想要,咱们也不是不能做,只是没法子大量卖给客人,能做多少卖多少,只收个成本价意思意思就是。”

  对上乔瑞臣这样看起来气质不斐的郎君,客人们稍微冷静了些。

  说成本他们是不信的,但是刚才孩子都透露出个差不离,他们若按差不多的价儿拿货,卖到内陆、西域甚至是北蒙和西蕃,都有的赚。

  现场安静了片刻,有人道:“好说,既然这位小哥说了,那我要定五百块香胰子,三百块肥皂。”

  “我要两百块香……”

  乔瑞臣歉疚看着众人,打断他们的话,“实在是抱歉,内子有孕在身,很快就要生了,不能劳累,家里最主要的还是麻辣串买卖,所以客人们要这么多,咱们实在是做不出来。”

  没给客人火急火燎的机会,他又道:“客人们既然都是杀猪匠麻辣串的老主顾,也不是不能做,这样吧,每天头三位在杀猪匠麻辣串买够一百文的客人,可定香胰子五十块,肥皂五十块。”

  “那我已经吃够了,我第一个结账的!”最开始洗手的那个客人立刻道,但他很不满,“这点都不够我家里女眷分的。”

  谁还没个七大姑八大姨呢。

  乔瑞臣微笑,“客人可以早些来排队,家里每天最多也就做这么多,不过累积十天,在杀猪匠麻辣串买够一千文的客人,不但订这两样数量能翻倍,还有比这两样更好用的香皂可以定,那个更难得些,虽然价格跟肥皂相差不多,实在是制作太困难,没办法定太多。”

  嗯?客人们顾不得抱怨,眼神更亮了些。

  有人下意识就开口问,“怎么个更难得法儿?”

  乔瑞臣为难了会儿,从怀中掏出一个昨晚苗婉给他塞荷包里的香皂,状似不自在地轻咳几声。

  “这是内子送给我用来熏荷包的,香皂可以滋润皮肤,又能清洗衣物,比香胰子和肥皂加起来都好用。”

  不用他说更多,众人看出来区别了,光凭颜值,香皂就赢了。

  香胰子是黑乎乎的圆球,肥皂是暗黄色的透明状,香皂呢?是漂亮的奶白色。

  苗婉拿来给乔瑞臣做样品的这块,不光是奶白色,她还用耿叔雕刻的梅花模子定了型。

  闻着有股子清凉薄透的薄荷香气,形状是漂亮的梅花,乔盛文还专门用竹签雕了个臣字,漂亮得格外高雅。

  若是摆在陶瓷盘子里,估计就是贵人们都觉得赏心悦目。

  好看又好用,这才是最赚钱的东西!

  行商们比旁人都清楚,量大价低的东西虽然卖得快卖得好,可赚得也就是个辛苦钱。

  若能有叫贵人们追捧的好东西,不用多了,光凭单价加上去,他们就能赚个盆满钵满。

  这叫他们如何不心动?帐篷里浓浓麻辣串香味儿就是他们的心声,火辣辣的,又带着赚钱的芬芳香气!

  “香皂能卖多少?我全要了!不用等十天,我直接花一两银子买这个资格!”

  “当谁没钱呢!我出三两!买一个月的份额!香皂也要有我一份儿!”

  “我出六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