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流放后我成了首富 第113章

作者:枸杞黑乌龙 标签: 天作之合 基建 穿越重生

  自打阮家人到了西北后,家里的孩子就有点超标,动辄就是呼啦啦十好几个跑过去。

  天冷以后,私塾也不用去上课了,有驴蛋和狗蛋这俩孩子王带着,那个热闹哟,猪都嫌弃,时不时就能听到有长辈大吼着要揍孩子。

  但苗婉挺喜欢这种热闹的,过去她过年不好意思去别人家,就跟把村支书爷爷接过来过年的村长爸爸他们一起过年。

  晨曦姐嫁人后,家里全是长辈,她就是最小的,比她能闹腾的就剩一条狗。

  有时候路过别人家,听到里面欢声笑语和孩子的尖叫笑骂,她特别羡慕。

  淘淘本来还有点吃醋,朝着乔瑞臣探了探身子。

  谁知她舅姥爷一抽窑口里的柴火,热浪袭来,甜香浓郁的烤鸭味儿,让淘淘立刻忘了吃醋是什么,扭头就去盯烤鸭了。

  乔瑞臣:“……”闺女看起来,比当娘的还无情,为了吃的连爹都不要了。

  苗婉在一旁嘿嘿笑,心想,昨晚她在炕上夸这人都夸哭了,但是把麻辣鸭舌和乔白劳摆在她面前,她肯定也会毫不犹豫选麻辣鸭舌。

  男人的嘴骗人的鬼,女人的嘴馋起来,鬼都能骗过去。

  苗婉抱着淘淘过来,剩下没有人抱的孩子们就跟找到组织一样围过来。

  “姑姑,烤鸭什么时候能吃呀?”

  “姨母,今天还能吃炸鸡腿吗?”

  “姑姑,我还想喝哇哇水!”

  “我也想,姨母姨母,你能不能抱抱我呀?”

  ……

  苗婉:“……”其他都好说,一只手一个娃,抱歉,她这老腰真的有心无力。

  她不动声色上前两步,烤鸭味道更香了,胃里空空如也,她也馋。

  “大舅?”

  阮祈无奈,“这帮小家伙都问了八百遍了,不是你说要一个半时辰?还差半个时辰呢,我瞧着还差点火候。”

  苗婉眼神转了转,“那也不能干等着呀,还要切葱丝儿和笋瓜丝呢,还有拌酱。”

  阮祈让徒弟看着窑口,“我这就去。”

  “那就顺便给我们炸点鸡腿吃呗?我好饿啊!”苗婉抱着淘淘装可怜。

  淘淘小嘴一嘟,那清宫装的小嘴唇惹人发笑,“饿~吃~”

  孩子们被淘淘逗得嘎嘎笑,也学着她喊,“饿~吃~”

  淘淘愣了下,大概是头一次被人跟随,不知道这么小的娃儿哪来那么大瘾,她还拍着巴掌,尖声笑:“肉~肉漏(肉)~”

  孩子们也拍巴掌:“肉!肉肉!”

  阮祈捏了捏额角,“行行行,想吃什么我都做,你们别喊,我脑仁儿疼。”

  本来阮家的孩子们虽然被放养居多,可家里规矩不少,他人古板也爱板着脸,孩子们在他面前还挺安静的。

  也不知怎的,来西北这才多久啊,叫苗婉带了几天,全变成了尖叫派。

  若说三个女人是一台戏,经过苗婉手的娃儿,一个娃儿就能叫出三台戏,这么多孩子……

  连张娘子他们都有点受不住这份闹腾。

  只有乔瑞臣始终如一,小心护着孩子的功夫,还不忘看着苗婉,想着若是她抱累了,扔下个崽儿换闺女过来。

  苗婉没感觉到自家相公的体贴,只是想着油炸肉类吃多了对孩子也没啥好处,孩子还是该多吃青菜。

  所以她又站在厨房门口开始指指点点了,“大舅,要不你给炸点青菜吧?孩子们要营养均衡。”

  孩子们不乐意了:“啊?不要~”

  “那你们是想吃炸过的萝卜丸子,还是吃煮萝卜?”苗婉觉得自己很民主的,给他们选择。

  驴蛋赶紧开口,“那姑姑,我们还是吃萝卜丸子吧,别让舅姥爷浪费了一铁釜的油啊!”

  狗蛋也点头,“要不再炸点青稞花卷?还有猫耳朵!”

  “还有金元宝!”

  阮家孩子又开始好奇。

  “猫耳朵是什么?”

  “好吃的。”

  “金元宝能吃吗?”

  “好吃!”

  “吃金子会死人哒!”

  “不会。”

  于是,孩子们统一意见:要吃猫耳朵和金元宝。

  阮祈:“……”说的跟我会做一样。

  没关系,他不会,苗婉(嘴)会。

  等烤鸭做好后,乔家堂屋里的桌子不够用,还从阮家和张家搬了张方桌过来拼凑成长条桌。

  有孙老火的助阵,吃食摆了满满一桌子,让人眼花缭乱,闻着口水直流,都恨不得嘴能包天,一下子全吞下去。

  孙老火带的三个徒弟勉强可以独当一面了,安排好事儿,他跟张大壮一起回来的。

  猫耳朵和金元宝这些点心他做得手熟,他给做好的。

  阮祈就带着徒弟准备烤鸭要用的软饼和配料。

  虽然前面做烤鸭的时候一波三折,但是等烤鸭做出来以后,对于片鸭这一部分,两个大厨竟然都有点无师自通的意思。

  鸭皮单独片出来,鸭皮带肉单独片一些,鸭肉片一些,那鸭骨架收拾的特别干净。

  桌上肉多,配料也多,苗婉趁其他人还挓挲着胳膊有点无从下手的意思,放下淘淘就开始上手了。

  薄薄的饼子摊开,先抹上豉酱,然后放上葱丝儿和笋瓜丝,夹一筷子片鸭皮也沾点豉酱,方方正正包成一口的量,啊呜塞进口中——

  “啊啊啊——”一旁炕头上的淘淘急得嗷嗷叫。

  她看着娘亲包好,苗婉张嘴她也张嘴,但东西全进了娘亲口中,急死她了。

  乔瑞臣也学着苗婉的样子包了一个,喂到苗婉嘴边,苗婉张嘴,淘淘继续跟着,然后还是娘亲吃得头都不抬,她淘淘只能吃空气。

  见爹自己也吃上了,淘淘想起刚才爹还抱了别的孩子,小嘴一瘪就要哭。

  苗婉特地咬下指甲盖大小的鸭皮,稍微咬碎不会卡嗓子,然后用一点点笋瓜丝沾点豉酱,包进六分之一大小的饼里,在淘淘准备哭的空档,塞进了她嘴里。

  淘淘抱着娘亲的手,连苗婉手指上的酱都没错过,啊呜啊呜吃得眯起眼来,又一次忘了要跟爹吃醋的事儿。

  乔瑞臣:“……”

  他悄悄放下沾了酱的饼子,自己也吃了一口,眼神一亮,顾不得旁的,跟大家抢着吃起来。

  不光他自己,还帮苗婉抢。

  其实烤鸭不少,足足八只呢,但是这东西就是抢着吃才香,而且鸭皮并没有那么多,大家头一次吃这种甜滋滋的脆皮味儿,感觉比红烧肉还让人痴迷。

  连孩子都安静了,没嘴嚷嚷,全顾着吃呢。

  鸭子多,家里大人孩子也不少,三十几张嘴,鸭子都不够吃,幸亏还有很多炸丸子、炸鸡腿还有炸花卷和糖饵点心。

  最后苗婉撑得斜靠在炕上,这时候想起来自己还有个相公。

  她眼巴巴看着乔瑞臣,“相公,你给煮点消食茶好吗?就在厨房的柜子里。”

  乔瑞臣点头,“好。”

  见他出去,耿氏也起来了,“孩子们也吃的不少,我记得还有山楂,我也给煮点水来喝。”

  娘俩出去后,张娘子看了眼同样追出去表现的乔盛文,凑在苗婉耳边,“阿婉啊,你当儿媳妇的,这样支使瑞臣好吗?”

  你起码跟你公爹学学呢。

  她现在真是把苗婉当亲闺女,别管是为了钱还是真有感情,反正她是为苗婉考虑。

  这给人家当儿媳妇的,跟个大爷一样靠在炕上,孩子也任由趴在一边睡,家里其他人都在忙,看着有些不大妥当。

  显然阮家大舅母也是这么想的,忍不住起身,“我也去帮帮忙。”

  苗婉有些迟疑,本来想坐直身子表示严肃,可……吃得太撑,实在是坐不直。

  杨氏见她这样儿,干脆替她说话,“嗐,娘您就别瞎操心,他们家不一直是这样吗?苗婉是嘴能那个,活儿肯定得叫妹夫干,再说妹夫一回来,她哪儿还有劲儿干活。”

  乔蕊本来在一旁听得起劲儿,闻言皱着眉问:“为啥我兄长回来,嫂子没劲儿啊?”难不成是兄长欺负嫂子?

  杨氏顿了下,轻咳几声,“你想啊,新买回来的猪我都得看一宿,怕它睡得不舒坦呢,你哥经常不回来,你嫂子可能也是照顾你哥,睡不够觉吧。”

  众人:“……”

  乔瑞臣在门口都哽了一下,张家二嫂这个形容,可能得反过来比较合适。

  当着孩子们的面儿,大家也不会多讨论这个。

  还有十几天就过年了,趁着孙老火和阮祈都在,苗婉也不怕麻烦孙阿达,干脆让他们一起看自己写出来的方子,研究下年夜饭的菜。

  家里有了窑以后,做面包就方便多了。

  可乐炸鸡都有了,卤肉两家也都会做,如此一来,快餐店的招牌——汉堡,也该拉出来跟孩子们见见面了。

  后世金拱门和肯某基受到多少大人孩子们的追捧。

  孙老火和阮祈拿到方子后发现,竟然大都是面食,倒是也不复杂,就跟烤馕有点像,但是又比烤馕软,要用到小苏打。

  这东西两人都是刚接触不久,还得细研究研究。

  在此之前,最重要的,还是要先把乔家的大帐篷给搭起来。

  本来苗婉是想说,就是天冷时偶尔聚餐用一用,不用搭得太好。

  只要木头夹子结实,用油布和毡毯一围,里面放火盆子,还有汤水的热气蒸腾,不冷就行。

  谁知道临近过年这些天,大家都往家里倒腾东西,见到耿叔在那里按照乔瑞臣留下的法子搭帐篷,都忍不住过来搭把手。

  过年的东西,人都下意识往好了拾掇。

  张家觉得帐篷还是得保暖,所以张娘子和耿氏并着阮家的女眷,将两层油布跟毡毯缝在一起,做出跟北蒙帐篷差不多的厚度来。

  乔盛文和阮嘉笙俩人觉得,既然是充当吃饭的堂屋,那对联和红灯笼是得有,两个人兴致勃勃写字做灯笼,在帐篷四角都给装点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