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代文里当搅家精 第159章

作者:乌鸦老道 标签: 年代文 爽文 打脸 穿越重生

  听着王妈的话,姜苗一肚子的火气,那是沈三儿他妈留给他的东西,沈三儿的父亲凭啥做主啊?

  她中秋节那天,去沈家吃饭,感觉沈文清还挺好的一个人,对沈三儿也不错,可没想到他竟然这样对过沈三儿。

  “其实,三儿很可怜,自幼没了母亲,小的时候又被周琴那个女人折磨过,沈厂长又经常不在家,有的时候几天,甚至十几天都去外面出差。

  我虽然对他好,但终究替代不了母亲,也就是小姐这个角色,沈厂长又很忙,把他丢给周琴,曾经有段时间,他突然不会说话了,大夫说,他是心理出了问题。

  后面才知道,他一直被周琴虐待,长大后,他看着挺爱说话的,性子也讨喜,就是整天吊儿郎当的,可实际上,他很孤独。”

  姜苗能体会那种感觉,因为曾经,她妈带她改嫁,继父是个有家暴倾向的人,母亲对继父的女儿,比对她好,对她很冷漠,甚至在她被继父家暴的时候,她会选择视而不见。

  姜苗想起往事,眼睛里还是会充满泪水,她仰起头,把眼泪逼了回去,她也一直感觉很孤独,就感觉自己像个浮萍。

  曾经家暴过她的继父被她亲手送了进去,那个时候的她有钱,有地位,和曾经那个小女孩不一样了,她妈见她事业有成,就跑到她面前,装慈母,还求她拿出钱来去救躺在医院的继妹。

  她没有出钱,而是站在病房门口,看着那个曾经欺辱过她的继妹因为没有钱交医药费,而饱受病魔的折磨和摧残。

  那个时候的她,什么都不缺了,可又什么都缺,曾经那些人对她造成的伤害,始终无法随着时间愈合。

  离开小洋楼后,沈三儿还嬉皮笑脸的往她身边凑,她只问了对方一句,

  “沈三儿,你对我是认真的吗?你有没有骗过我?”

  “我对你当然是认真的,没有骗过你。”

  沈三儿见姜苗一本正经的问他,他收起了脸上的笑,郑重的回答了她。

  “我希望你能一直对我坦诚下去……今天天气很好,要不要一起去领个证?”

  姜苗问的很随意。

  沈三儿先是一愣,然后直接乐疯了。

  “你说真的?”

  姜苗点点头,

  “真的。”

  她不在意对方结过婚,也不在意对方是否上进,她只是不想再孤独下去了,难得遇到一个想领证的人。

  她想以后的每次大雨,都有人来接她回家,然后一起走在路上……

  ……

  饭桌上,周琴听到姜苗说她弟弟,妹妹,不是她舅舅和小姨,她顿时不乐意了,

  “老沈,你都听见了吧,她不拿我弟弟妹妹当正经的亲戚,这不就是看不起我们吗?”

  “说工作那事哪,你扯到这上面干啥?你告诉你弟弟周大志,还有你妹子周珍珍,他们说的那事,我没法办,就像小苗刚刚说的那样,酒厂是公家的,不是咱自家的,让他们搞清楚。”

  沈文清这些年可没少帮她那几个弟弟妹妹,帮的也差不多了,还有她老家隔三差五就来一帮子人来家里打秋风。

  “老沈,他们可是我亲弟,亲妹,我就他们这几个亲人了。”

  周琴红着眼圈,看着沈文清。

  “亲弟亲妹咋了?也不能违反规定,滥用私权啊?”

  姜苗把手里的鸡蛋放下,看向瞪着她的周琴,

  “阿姨,也不是我这个做小辈的说你,你这不是让我爸他犯错误吗?你为了你亲弟,亲妹,就一点也不顾及爸了?明知道这样做,爸会犯错误,还这样纠缠他,让他犯错?”

  “我………我不是让他犯错误……”

  周琴被姜苗的话说的慌张了起来。

  “可你这样做,就是让爸犯错误,你要是真为了爸着想,为了爸好,这些事,你就不应该和他说。”

  姜苗越说,沈文清看着周琴,眉头皱的就越很。

  “我……”

  周琴被堵得说不出来话了,她见沈文清站起来,离开了饭桌,连忙追了上去。

  “老沈,你听我说,他们只有我这个大姐了,我不帮他们,谁帮他们啊,我真不是让你犯错误……

  再说了,你以前不是也帮他们了吗?这次就再帮她们一把,我向你保证,这是最后一次了……”

  屋里传来沈文清的声音,

  “你每次都说是最后一次,你的最后一次是使不完了是吧?

  你的那几个弟妹,工作哪个不是我给安排的,就拿你那个兄弟,周大志来说,他是那块当主任的料吗?还想当主任,我看他连这个干事都不够资格……”

  姜苗和沈三儿坐在饭桌上,慢条斯理的吃着早饭,听着那俩人你一句我一句的。

  “再来个包子?”

  沈三儿递给姜苗一个包子。

  “我不爱吃馅,我吃皮,你吃馅。”

  姜苗把包子掰开,把肉馅倒进了沈三儿碗里,沈三儿夹起来就塞进了嘴里。

  吃完饭后,俩人招呼都没打,就离开了。

  姜苗看出沈三儿不喜欢来这,可这样不行,他们以后要时不时的过来,那个周琴休想再过以前那种好日子了。

  她那样的人,就应该下地狱。

  ……

  俩人回到家后,门口已经等了很多人了,婚后,姜苗并没有和沈三儿去住他那个小洋房,主要是那个小洋房太招摇了,怕被人给举报了。

  再加上,时不时的就有人来找她去当翻译,甚至有的是外省的人,她从没有小看过人的坏心,别看有的人,和你说话,关系多好似的,人多淳朴老实,可说不定,人家在背后□□一刀,你都不知道。

  现在这种情况,还是越低调越好。

  “姜同志,你们可回来了……听说你们昨个结婚了,这样的喜事,也不来说一声……”

  说话的是家具厂的人,他们一共来了三个人,手上都拿的大包小包的,还有其他厂子里的人,拿的礼都不薄,姜苗连忙打开门,把这些人请了进去,沈三儿提着热水瓶,给他们倒着茶。

  姜苗端出一盘子喜糖和瓜子,还有花生,等他们走的时候,又人手包了一包喜糖,让他们带回去给家里孩子吃。

  沈三儿甩了甩钢笔,在本子上记着,哪个厂子送了啥。

  “这个面包厂,给你送了一条毛毯子,还是羊毛的哪……”

  “他们送这些东西,我都不知道将来咋还,还不如都送暖水瓶,搪瓷盆哪。”

  姜苗数着家里的搪瓷盆,她这一结婚,带双喜字的搪瓷盆就收到了一摞,都不知道这么多盆子,咋用完,还有暖水瓶,红的,绿的,黄的,塑料的,带竹壳子的,好多只。

  还有带鸳鸯的红枕巾,带喜字的绿枕巾,还有人给她送了一套被面……其中有一台收音机,是棉花厂厂长两口子昨个送来的,一块上海手表是烟厂送的。

  刘长芳送了她一一支名牌的钢笔,老李送了她一对瓷瓶,张大姐送了她一个绿色的蚊帐,曹大姐送了她亲手绣的枕头套,姜家筒子楼里的孙嫂,给她送了一坛子腌的小黄瓜,张桂兰给她送了一篮子鸡蛋……

  家里的堂屋,已经摆不下了,姜苗住的东屋,地上都放满了大大小小的东西。

  这还没算沈三儿朋友还有文化馆那些给他送的,他要往这拿,姜苗没让,因为东西实在太多了。

  还有沈家那些有来往的,送的东西压根没精力整理,都一股脑塞进小洋房了,沈文清也不要他们的。

  姜苗和沈三儿光整理这些东西,都花了两天。

  这才腾出手来给街坊邻里送喜糖啥的,她穿的还是结婚当天的那身红旗袍,这是沈三儿托朋友在上海那边按她的尺寸找的老师傅做的。

  作者有话说:

  加更在十二点

第135章

  “你是新搬来的小姜吧?”

  “对, 大娘,我昨个结婚,给你送点喜糖。”

  姜苗说着, 从盆子里抓了一把糖递给了对方。

  “真是谢谢你啊, 你等着。”

  胡大娘接了糖, 急忙往屋里跑,拿出了一条新毛巾,

  “昨个你结婚,我也没添点啥, 亏你今天还来给我送喜糖,我儿子在毛巾厂上班, 这是他拿回来的,还没用过, 是新的, 你赶快收下。”

  胡大娘不由分说的把毛巾塞给了姜苗, 然后怕姜苗再还给她,连忙回家,把家里的门也给关上了。

  姜苗只好把毛巾收了下来, 然后又接着挨家挨户的送,这个人家给一捧红枣,那个人家给了一张烙饼, 还有给俩苹果的……杨嫂子给了她一篮子自个蒸的豌豆糕。

  姜苗还没走到前段时间偷她螃蟹的那个王大爷家门口,他就探着个脑袋往这瞅。

  姜苗走到他家门口的时候,原本不想给他的,谁让他上次偷她的螃蟹还想讹她。

  “小姜同志, 祝你们早生贵子啊。”

  出来的是王大爷的婆娘, 张王氏, 她端着一碗棒子面,是给姜苗的,俗话说的好,伸手不打笑脸人,姜苗给她抓了一把喜糖,说了几句客套话。

  原本她不想要她的棒子面,可怕她见她收旁人的,不收她的,她心里不得劲,就收了下来。

  她出来送喜糖,压根就没想过要东西,可人家都太热情了,她端着满满一盆子的东西回家去了。

  她刚走,胡同里的人就聚在一块议论这个小姜了。

  “听说,是嫁给了酒厂厂长的儿子,你没瞧见,昨个来接亲的都是吉普车,可热闹了,听说是二婚,但排场可不小……”

  “就是,这嫁到厂长家,那可是攀上高枝了,你们等着瞧吧,说不定过两天就从咱这胡同里搬走了,去住那大房子了。”

  “你们还别说,人小姜长的真是好看,那旗袍一穿,比电影里的人模样还俊哪,那个酒厂厂长家的儿子长的也是一表人才,风度翩翩,这俩人还挺登对的,听说对方还在文化馆上班哪。”

  “是吗?我早就看出来了,这个小姜刚搬到咱胡同,我就觉得人家小姜不简单,你看转眼间,人家就嫁给了厂长家的公子了,还是杨嫂子精明啊,知道提前去和人家处关系。”

  杨嫂子一听这话顿时有点不高兴了,

  “我就给人家小姜送过一碗酱豆,见人家刚搬过来,我可没有你这么多的心思。”

  被她说的那人,哼了一声,然后转身回家去了。

  “昨个来接亲的那些公子哥,个个不简单,要是匀一个给我家闺女,该有多好啊……”

  “王大花,你痴心妄想哪,就你闺女长的那个样……压根和人家小姜没法比。”

  “我闺女长的咋了?不就胖点吗?你难道不知道胖点好生养啊?”

  王大花叉着腰,听到别人说她家闺女的不是,她顿时不乐意了,那个小姜,身子单薄的风一吹就倒,这样的人,婆家压根就不会喜欢,因为不好生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