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代文里当搅家精 第143章

作者:乌鸦老道 标签: 年代文 爽文 打脸 穿越重生

  下午的时候,吴淑兰提前从厂子里走了,她没有急着回家,而是去菜站买了一筐子的菜,回到家后,乒乒乓乓的在案板上剁着大骨头。

  没一会儿,她就烧了一锅酱大骨,然后又拌了个黄瓜,蒸了两条糟鱼,做了一锅的干菜猪肉渣馅的包子。

  包子她用家里包糕点的油纸给包了起来,酱大骨盛进了黄色的搪瓷盘里,盖上盖子,拌黄瓜和蒸糟鱼都用家里的铁皮饭盒给装了。

  熬了一天的筒子骨,汤已经变得奶白奶白的了,她把汤盛进了吃剩下的罐头罐子里。

  这个时候,工人也都下班了。

  吴淑兰把给三闺女带的饭都收拾好,走到了楼下,

  “妈,你等等我,我骑车带着你,和你一块去。”

  身后传来孙英子的声音,吴淑兰站在楼下等儿媳妇。

  “老吴,去看你家姜苗儿啊?”

  “对,我给她蒸了锅包子,她一个人住在外面,吃不好。”

  吴淑兰和人说着话,她没注意到,一个女同志正要进筒子楼,听到她们话里的那声姜苗儿,突然转过身,一个劲的盯着她瞅。

  这个人就是江云,她看着要去给姜苗送饭的妇女,这个人就是她的亲生母亲,对方穿着一件花汗衫,布很稀,很廉价的感觉,她妈从来不穿这样的衣裳。

  她下面穿的是一条粗布做的裤子,她妈夏天一般都穿的确良的,大多时候都穿布拉吉。

  她脚上穿着一双黑色的旧布鞋,她妈从来不穿这种鞋子,就连她也不穿,她平时穿的都是她妈给她买的运动鞋,皮鞋,凉鞋啥的。

  眼前这个妇女,瞅着要比她妈老很多岁,很土气,放在人堆里,她压根就不会瞅一眼的那种,听说她只是个棉花厂的老工人。

  这个老工人,压根就没法和她妈相比。

  “妈,走吧。”

  换了身衣裳的孙英子出来了,推起筒子楼下面的自行车,带着吴淑兰去看望小姑子去了。

  江云收回了视线,进了筒子楼,来到了四楼,靠着打听出来的东西,她摸到了姜家,只见姜家大门开着,里面啥样一览无余。

  她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从他们门口过去,瞥了屋里一眼,只见里面很狭窄,地上没有铺地板,家里客厅只有几个掉了漆的板凳。

  家里的大门,很破,皮都翘起来了,上面还有乱七八糟的颜色。

  灶台竟然放在外面,给她的感觉就是脏兮兮的,尤其是炉子上的那个铝锅,用的都变形了,上面还沾着很多脏东西,一看就知道是用了十几年。

  她见从屋里走出来人了,连忙移开了目光,用余光打量着对方,只见他下面穿着个裤衩,上面套了个汗衫,头发乱糟糟的,左手端着碗,右手拿着一块没有肉的骨头啃,像是八百辈子没见过荤腥似的。

  她离这么远,好像都能闻到他身上的那股臭汗味,她从包里拿出一个手绢捂住了鼻子,等那个人回了屋后,她来到了他家的灶台。

  她只看了一眼,就忍不住想吐。

  “同志,你找谁啊?”

  出来洗菜准备做饭的张桂兰,就见一个穿戴讲究的女同志,正站在吴淑兰家的灶台前。

  江云被身后的声音吓了一大跳,连忙转过了身子,

  “我来找我朋友的,跑错楼层了。”

  她说完,就跑了,一路捂着鼻子,她刚刚进来的时候,就发现了,这楼道不仅黑还有一股子说不上来的怪味。

  她从小生活的地方,接触的人,和这些完全不一样,她家里有地板,有沙发,有彩电,像刚刚那样的板凳,她家是从来不用的。

  她家有专门做饭的厨房,很干净,就在屋子里。

  她平常喝的是牛奶,吃的是饼干,面包。

  像肉之类的,她家从来都不缺,过年过节,她家甚至还有海鲜吃。

  她的衣裳都是从上海那边买回来的,多的家里的柜子都塞不下了。

  作者有话说:

  第二更在十二点

第120章

  她之前去下乡插队, 几乎每个星期都会收到家里给她寄来的包裹,里面有各种吃的,穿的, 用的。

  和她一块在那当知青的其他人都馋肉馋的不行, 只有她, 她从来没有馋过肉,因为她妈每个星期给她寄的包裹里都有肉,还有麦乳精啥的,就怕她亏了身子。

  她不敢想象, 在刚刚那种家里生活,会是什么样的滋味, 她失魂落魄的走在路上。

  她是江云啊,她可是江云啊, 她的亲生家庭为什么是这个样子……江云内心很痛苦, 这个地方她不想再来第二次。

  为什么她只是当年被抱错的孩子, 而不是她爸妈亲生的……江云脸上满是不甘和哀怨。

  她江云只认从小把她养大的父母,那才是她的亲生父母,她这辈子都姓江而不是姜。

  ……

  江云这种人, 过惯了富裕的生活,走到哪里都有人捧着,因为她父亲是副厂长, 江家和姜家对于她来说,就好比一个是天上,一个是地狱。

  她嫌弃这样的家庭和出身,一向骄傲的她, 无法接受这些, 她更不能接受的是, 被她看不起,瞧不上的姜苗,才是爸妈的亲生闺女。

  ……

  下班回家的姜苗正狼吞虎咽的吃着吴淑兰给她送来的包子,还有酱大骨啥的,她今天整整一天都没有吃饭,连口水都没有喝。

  孙英子给她烧了一壶水,还没等凉,姜苗就往肚子里灌了。

  吴淑兰正拿着姜苗那堆积攒的衣裳在院子里洗。

  “你是刚搬来的小姜她妈吧?”

  院子里有人过来淘菜,一脸好奇的问吴淑兰。

  “对,我是她妈。”

  吴淑兰也不认识这个人,说完话,就低着头给闺女继续搓衣裳。

  淘菜的妇女见状端着盆子来到了吴淑兰身边的那个水龙头洗黄豆芽,她看着盆子里那堆属于姜苗的衣裳,

  “你闺女都那么大了,为啥还让你给她洗衣裳啊?”

  “她再大,也是我闺女,我还不能给她洗衣裳了?她工作整天那么忙。”

  吴淑兰见旁边这个女的真不会说话,以前苗儿住在家里的时候,衣裳也都是她给洗的,这咋了?当妈的给闺女洗衣裳,不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吗?

  “你那个闺女可一点都不忙,每天早早的都下班了,今天还是下班最晚的一次哪。”

  旁边大婶的话,惹恼了吴淑兰。

  “她上班那么累,我给她洗咋了?关你啥事?你这个人咋这么爱操别人家的闲心?”

  淘菜的大婶听到这话,菜也不洗了,拧上水龙头,冷哼一声的走了。

  屋里。

  “苗儿啊,你一个人住在这过的是啥日子啊?”

  孙英子帮姜苗整理着屋里乱七八糟的东西,窗户上还有两盆茉莉花哪。

  “反正就一个人,凑合着过。”

  姜苗嘴里塞着包子,嘟囔着,她一口气吃了三个包子,才慢慢停下来,喝了三碗水,吃了一条糟鱼,啃了一堆大骨头,拌黄瓜被她给吃完了。

  吴淑兰把姜苗的衣裳全给洗了一遍,回到屋里,见闺女这些天都瘦了,肯定没有好好吃饭。

  “苗儿啊,你跟妈回家住去吧,你在这也吃不好。”

  “没事,我饿不着。”

  姜苗啃着酱大骨,

  “妈,你最近别过来了,我这几天在找房子,可能不住这了。”

  “搬走也行,这个大杂院里的人不咋地,我刚刚在外面给你洗衣裳,这个大杂院的人过来洗菜,说东说西的气死个人。”

  吴淑兰接着又说,

  “你搬个离家近点的地方,平常可以回家吃饭。”

  “到时候再看吧,天不早了,你们该回去了,对了,橱柜里有别人给我送的几包面包,现在天热,放不住,我留一包,剩下的你们拿回去吧。”

  姜苗站起来,去翻橱柜,从里面拿出四个用油纸包包裹的面包,递给了吴淑兰和孙英子,这还是今天早上刘干事送的,顺便又把那一兜子葡萄,倒出来一小半,剩下的让她们拿回家去了。

  “你自己留着吃吧,那面包那么贵。”

  “我一个人吃不完。”

  姜苗说着,把东西塞进她们手里,把她们送到大门口。

  前几天,姜苗就托她的老徒弟老李在他家附近帮忙找着房子,看有没有人想卖的,老李家那附近都是巷子,地段也好,扎堆也有人味。

  今个下午下班的时候,老李跑到了烟厂门口等她,说是给她找了几家房子,让她抽空去看看。

  算上今天从江大松那讹来的一千块钱,她手里已经有两千六百八十二块钱了,等明天江大松把剩下的一千块钱给她,她就去看房子,买房子。

  次日,姜苗从江大松手里拿到了钱,面对江大松劝她进烟厂的事,她就像是没听到似的,以为她傻啊,进了烟厂,撑死一个月也就拿几十块钱,再高点,一百出头,这点钱能干啥啊?

  下班后,姜苗就去找老李了,老李带着她去看房子,大多都在一个胡同里,有两个在隔壁的胡同里,也不远。

  姜苗买房子迅速的很,相中了,就谈价,她不会谈,就让会谈价的老李上,最后以两千一百块钱买下来一座小院子。

  她主要相中了屋檐廊下是一排朴素的石砖铺的,像是有一定年份的,屋子保存的很好,听说是之前的地主家,被分割了好几块,这就是其中一块。

  屋子别看旧,但细看就能看出来这屋子造的有讲究,主房的檐子很长,夏天可以搬个摇椅躺在这乘凉。

  主房有左右两间屋子,中间是客厅,挨着主房的是灶房,对面是杂货房,到时候可以改成洗澡的地方。

  房子用的木材都很好,也没有被虫蛀,墙是石头色的,还可以看出上面整齐的砖块,院子不大,左边还有个压水井,吃水不成问题。

  到时候还可以在院子里面种点菜,种点花啥的,最好再弄个葡萄架子。

  房子哪都好,就是里面空荡荡的,除了蜘蛛网就还是蜘蛛网,里面的东西都被人给搬空了。

  这天休息日。

  江家的门被人从外面给推开了。

  “呦,都吃着哪?”

  “你来干啥?”

  坐在饭桌上吃饭的宋婷一抬头,就见她那个强盗闺女来家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