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代文里当搅家精 第101章

作者:乌鸦老道 标签: 年代文 爽文 打脸 穿越重生

  “我们家具厂也是,只要你闺女来我们哪,想要啥待遇都能商量……”

  “还有我们面包厂,姜师傅,你们家要是有啥困难都能提,要是你们家还有人没工作,我们也都能给安排了,我们准备给你闺女一级工的工资。”

  “你那一级工算啥,只要姜师傅的闺女来我们厂,我们让她直接当干事……”

  ……

  姜建国和吴淑兰他们的小心脏随着这些人你一句我一句的话,疯狂跳动着,脸上的神色一会儿一个样,已经不能用震惊来形容了。

  吴淑兰更是狠狠地掐了自己一把,看是不是自己在做梦。

  要知道她闺女在前段时间压根就找不到工作,好不容易在棉花厂整的临时工也被辞了,昨个赵干事来请她闺女,她闺女不愿意去,她还发愁闺女以后的工作没着落,可她万万没想到,只是过了一个晚上,就有这么多厂子争着抢着来要她闺女,并且有的还让她闺女去当干事……

  姜建国人也是傻了,他家里从来没有来过这么多人,这些人还都不是一般人,还都是为他那个失业摊在家里的无赖闺女来的。

  站在门口的姜向军和孙英子见他们开出这样优越的条件,更是惊的不行,姜向军提着烧好的水去给这些人添水,一边忍不住纳闷,他那个三妹啥时候会英语,德语还有啥法语了?

  坐在一旁一直没有吭声的戴眼镜的男人,吹了吹杯子里的茶叶沫,藐视地看了一眼刚刚说话的那些厂子里的人,放下茶杯,慢条斯理的对姜建国说,

  “他们这些小厂子都不算啥,只要姜苗同志肯来我们烟厂,我们烟厂就立马给她分一套房子,听说姜苗同志还没对象,这个我们厂也能给她解决。”

  眼镜男人说着话,脸上带着一股子对屋里其他厂子来的人的一股傲慢。

  在场的人,包括姜父姜母,还有姜向军孙英子他们都忍不住吸了一口冷气。

  要知道姜家人现在住的这套房子是姜父姜母在棉花厂工作了很多年才分到的房子,之前他们一家都是挤在一个不足二十平米的小房子里。

  职工住房不管在哪个厂子都是很紧张的,每次分房,都是僧多粥少,先紧着老工人分……所以烟厂直接提出来只要姜苗去他们厂子,立马给她分套房,是多么令人震惊。

  要知道像姜向军和孙英子这样在厂里上了三年班的人,厂里只是给他们分了集体宿舍而已,所以迫不得已他们才一直在家里住。

  正在这个时候,棉花厂的吴厂长和王主席还有赵干事空着手来了,一踏进姜家的门就被镇住了。

  咋这么多人!!!

  “吴厂长,王主席你们来了啊……”

  屋里的人都纷纷站了起来和他们打招呼,这些人都互相认识,只有烟厂的那个戴眼镜的男人没有站起来。

  “你们咋来了啊?”

  吴厂长脸色有些尴尬的和他们都握了握手,余光瞅到姜家的那张桌子上堆满了东西,甚至东西放不下,都放到了地上,可见这些人都是带着礼来的,吴厂长心里忍不住懊恼,他们来的路上咋就没想起来买点东西啊。

  一旁的王主席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脸上神色有些不自然,他忍不住从口袋里掏出一张手绢,擦了擦额头上冒的汗。

  “姜师傅,吴师傅,他们是来干啥的啊?”

  王主席凑到这俩人身边,低声问道。

  “王主席,他们是来请我闺女去他们厂子里的。”

  姜建国早在刚刚见到厂里的王主席和吴厂长过来的时候,就紧张的站在一旁,招呼着他们,他说完话就偷偷的给一旁的吴淑兰使了个眼色,赶快让她去屋里把闺女喊出来,人家吴厂长和王主席都亲自来了。

  “这样啊……”

  王主席心里忍不住纳闷这些人是从哪知道的啊?

  吴厂长亲自握着姜建国这个老工人的手,

  “姜师傅啊,我知道前几天那事让你闺女姜苗同志受委屈了,我们今天专门来就是为了请她回去的,关于孟长林说姜苗同志那件事,我们会调查清楚,还给姜苗同志一个清白的。”

  “吴厂长,你们棉花厂都把人给赶出来了,还哪有再把人请回去的道理啊,姜苗同志要来也是来我们烟厂,我们烟厂既不会让人冤枉这样的好同志,也不会埋没苛待这样有能力的人。”

  戴眼镜的男人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和吴厂长抢着人。

  要知道,一个会三门外语的人才,别说在林城,就是眼光再放大点,恐怕也找不出一个来,他可是听说了,这样稀缺的人才竟然被不识货的棉花厂里的人给赶了出来,听说还是孟主任和工会里的人合伙赶的人。

  这样的人才他们棉花厂不要,他们烟厂正巴不得把这样的人请回他们厂子里哪。

  其实他们之前就听说了棉花厂工会来了个会三门外语的能人,但毕竟只是谣传,并没有亲眼看到,他们还寻思着等啥时候把人借过来,找人试试她,如果真会三门外语,他们就把人给挖过来。

  可还没等他们行动哪,人就被棉花厂给赶了出来,昨个听说棉花厂的吴厂长大发雷霆,让孟主任和赵干事亲自来请人回去,他们就知道,八成这个女同志真的会三门外语,否则吴厂长也不会这样个态度。

  所以,这一大早都是闻讯而来的人,不管咋样,先把人请回去再说。

  吴厂长瞅了一眼王主席,难道是他放出的风声?

  昨个赵干事回厂子里一说,他就问王主席对方是不是真的会德语,王主席拍着胸脯给他保证。要知道王主席是能听懂一点德语的,但就是不会说。

  他这才和王主席亲自来登门请人的,没想到这些厂子听到风声也赶来和他们抢人。

  王主席见吴厂长怀疑他,他急的连忙摇头,真的不是他说的,林城就这么大点地方,更何况那事早就在他们工会传遍了,这也瞒不住啊。

  “刘干事,姜苗同志是我们棉花厂里的人,轮不到你们烟厂在这和我抢人。”

  吴厂长皮笑肉不笑的说道,更何况姜苗同志的父母那可都是他们棉花厂的老工人,老师傅,说啥这姜苗同志也应该去棉花厂。

  “她已经不是你们棉花厂里的人了,吴厂长……你们不要她,有的厂子要她,你们咋好意思来请人的啊?”

  戴眼镜的男人冷嘲热讽道。

  “我们还要多谢谢你们棉花厂把人给赶出来哪,这样省的我们挖墙角了。”

  “就是啊,刘干事说的没错,你们厂不欢迎她,我们厂可是很欢迎她的,热烈欢迎的那种……”

  “你们……”

  吴厂长见这群人趁人之危,来捡便宜,气的脸色难看的要命。

  ……

  客厅里的人为了抢姜苗,场面很混乱,甚至连吴厂长的面子都不给了。

  屋里。

  吴淑兰连忙给闺女姜苗挑着出去见人的衣裳,孙英子甚至把牙膏都给她挤好,把洗脸盆也给她端到了屋里,让她在屋里洗漱。

  “我的姑奶奶啊,你还不快点起来啊。”

  孙英子见小姑子还摊在床上哪,连忙上去把人给拉了起来,把牙刷递到她手里,还把漱口杯送到她嘴边,让她漱口。

  “英子,你看她穿这身衣裳咋样?”

  吴淑兰直接不问姜苗而是问儿媳孙英子了。

  孙英子瞅了一眼,不满的摇了摇头,

  “妈,拿那件我之前在百货大楼给她买的蓝色的布拉吉,苗儿穿那件有气质,好看。”

  “行,那身我刚好前天给她洗了。”

  吴淑兰从一堆衣裳里把儿媳说的那件蓝色的布拉吉从里面扒拉了出来,然后抖了抖衣裳,见它有些皱,连忙把它放在小敏的床上给铺开,用桌子上的书给压了压褶皱的地方。

  被从床上拉起来的姜苗就仿佛浑身没骨头似的,靠在孙英子身上,垂头耸脑的刷着牙,仿佛外面的一切都和她没关系似的。

  吴淑兰见闺女一副没睡醒,懒洋洋的样子,她也不和她废话,走到门口把门从里面挂上,然后把睡衣从闺女身上扒拉下来。

  姜苗懒得动弹,也不挣扎,主要是懒得挣扎,有人给她穿衣裳,挺好的,就是吴淑兰同志对她不咋温柔,姜苗把挡在眼前的头发往旁边给扒拉了扒拉,刚扒拉好,吴淑兰拿着裙子就罩头给她套了下去,又把胳膊从衣裳里掏出来,就像是在伺候小娃娃穿衣裳似的。

  此时的姜苗睁着双大眼睛,顶着一头乱的和鸡窝没啥两样的头发,她的头发经过几个月,已经长的不短了,姜苗平常都是披散着,在家的时候整到头顶,用皮筋胡乱的窝在一起。

  吴淑兰给闺女穿好衣裳,就拿过一旁的梳子给她梳头发,梳的姜苗嗷嗷叫,后来还是孙英子把梳子接了过来,她给小姑子通头发。

  “苗儿啊,我问你,你啥时候会的啥德语,英语,法语啊?”

  吴淑兰坐在床上盘问着闺女。

  姜苗面对盘问,一点都不慌,

  “是我下乡的时候跟着在那住牛棚改造的人学的,你可不要往外说,工会里的赵干事问过我,我说是自己看词典自学的。”

  吴淑兰和孙英子都知道这事情的严重性,小姑子在乡下跟着改造的人学外语,这种事可不能往外讲,否则……

  吴淑兰有点慌了神,

  “你说的对,以后就对外面人说你是自学的,可别说漏嘴了,咱家里人要统一口径,就说你上学那会,就开始自学了,英子你回娘家也不要讲,这种事可不能让人知道喽。”

  “妈,我心里有数,你放心,我是不会说的。”

  孙英子打心眼里服气,她这个小姑子真是走了狗屎运,下乡插队的地方竟然有那么厉害的人物,她跟着竟然学会了三门外语,怪不得外面的人都争着抢着来她家。

  要知道她所在的造纸厂连一个会外语的到没有,每次厂里来了外国的技术员或者工程师,她们厂长都是求爷爷告奶奶的去旁的厂子请人,还不一定能请到。

  这样一想,怪不得人家烟厂给小姑子开出一套房的条件,估计这套房肯定不是那种一二十平米的小房间。

  小姑子也是,咋不早说她会三门外语这事啊,要是早点说的话,还哪有棉花厂啥事啊。

  ……

  等姜苗一出屋,屋里的人哗的一下都围了上来。

  “你就是姜苗同志吧,年纪轻轻会三门外语,真是不一般啊。”

  挤到最前面的是灯泡厂的主任,

  “你这样优秀的人,就应该来我们灯泡厂,我们灯泡厂也给你分房……待遇好的很,你有啥条件尽管说。”

  “去啥灯泡厂啊,应该来我们家具厂,听说姜苗同志还没对象,你放心,只要来到我们家具厂,一准给你解决这个对象的事……”

  “去啥家具厂啊,姜苗同志你来我们面包厂,我们也啥都给你解决,姜苗同志人这么有气质,有能力,到时候我给你介绍个优秀的男同志,我们厂子里的工程师,那有的可都是单身啊。”

  戴眼镜的刘干事见这些人抢说了自己的话,有些恼的慌,他扒开这些人,挤到姜苗跟前,对姜苗伸出了手,

  “姜苗同志,你好,我是烟厂的刘闻,我们烟厂待遇和福利都很好,只要你来我们厂,立马给你分一套三居室的房子,你家里的人要是有生活和工作上的困难,我们也能给解决。

  工资更是比这些厂子的都要高,我们烟厂热烈欢迎你去我们那,有啥条件尽管提。”

  姜苗已经被挤回屋里面去了,她和这个叫刘闻的握了握手,

  “你好,刘闻同志。”

  棉花厂的吴厂长和王主席也想和姜苗搭话,可奈何压根就挤不过去,他急的没法子只好来到姜建国身边,

  “姜师傅,你看看,姜苗同志那可是咱棉花厂的人,可不能让这些人把她给弄走了,你和吴师傅在厂子里这么多年,厂子可都没有对不起你们啊,你们说啥,也要让姜苗同志回到咱棉花厂。”

  吴厂长不傻,姜苗这样会三门外语的人才,要是落到别的厂子里,这对棉花厂来说,可是很大的损失。

  他们费了老大劲请来的德国工程师,要是没有个翻译,这个工程师相当于是白请了,小姜的存在就相当于是一个桥梁,她不是最重要的,但却是最不能缺少的。

  要知道他们这些厂子有的时候不仅是在林城互相借人,甚至还跨省借会外语的人,不仅麻烦还特别费劲,从外省借来的人也在这待不了几天就要回去,因为人家厂子也要用。

  借的多啦,人家还不愿意借你啦,每次都是又赔脸子又搭人情关系的,这次林城好不容易来了个会三门外语的,要知道吴厂长他们以前借来的人大多都是会英语,会德语的几乎没有。

  以前请来的工程师,好歹会点英语,如果他们不懂英语,也不懂中文,那就完犊子了。

  所以姜苗在他们眼中,就是一块香饽饽,都想把这个会三门外语的人弄到自己厂子里。

  “吴厂长,我……你放心,我会尽力劝我闺女的,只是她那个人不听我这个当爸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