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母不慈 第78章

作者:张佳音 标签: 爽文 穿越重生

  马车上,谢钦闭目眼神,听到他们上马车也没睁开眼,等到了地方,才缓缓睁开眼。

  谢策现下玩儿熟了,一下了马车,便倒腾着小腿儿,一个起跳,下落,落进雪里,然后扑腾着爬出来。

  他出了雪,登登跑两步,向前一扑,五体投地扑在冰上,片刻就滑出去几丈远。

  可真利索。

  谢钦:“……”

  而谢策滑出去,爬起来小跑几步,又滑回来,然后爬到岸边,使力把羊拽下去,带着羊一起滑。

  尹明毓没去冰上,瞧着仆人拿出凿冰的工具,正要跟着去看,见谢钦立在那儿,便询问了一句:“郎君,可随我们去捞鱼?小郎君这儿有人看着。”

  谢钦看向她,随即抬步,走过来。

  他们一直走到离谢策极远的地方,方才停下,看着仆人选了合适的位置,拿了工具一下一下地凿冰。

  几个仆人一起忙活,花了会儿功夫便凿出一个冰窟窿,一根长杆挂着网,伸下去画着圈儿的捞,拉上来时,隔着网子便能看见活鱼在动。

  鱼倒在冰上,仍在蹦跶,众人脸上都带起笑。

  尹明毓站在旁边看了一会儿,就接过来亲自捞,学着仆人的样子画圈儿,满怀期待地捞上来,却只有挂着黑泥的空网。

  她不死心,又去捞,转得时间更久,倒出来却只有手指大小的小鱼,和旁边仆人捞的活蹦乱跳的大鱼对比极鲜明。

  谢钦接过渔网,单手在冰窟窿里捞,他也是第一次做,但渔网拉上来,鱼不比熟手的仆人少。

  尹明毓:“……”

  谢钦看她面上郁闷,含笑放下渔网,走回到她身边,手在她身后抬起,拍拍她后脑勺,无声安慰。

  收回手后,谢钦背手而立,极目远眺,入眼一片白色,云共山一色,旷远苍茫。

  慢下来,不匆忙,方能不负此时此景。

第74章

  昭帝对成王的“禁足”,便代表着他的偏心。

  而成王利用谢家转移了京中众人的注意,他本人不能出门,王府里其他人却没在禁足之列,渭阳郡主借着这个时机,倒是终于能够掺和进父亲的正事之中,和兄长们一起分到些事情。

  成王让她促成姬三郎和柳二娘的婚事,将姬家拉拢过来。

  渭阳郡主自己有一个郡主府,偶尔便会在外住。

  如今领了事做,住在外头方便些,渭阳郡主便从成王府回到郡主府,神情里是抑制不住的兴奋。

  寻郎君见她数日来难得展颜,也为她高兴,亲手为她沏茶。

  渭阳郡主坐在书案后,看着书案上展开的画,想起这几日京中关于尹明毓的纷扰,冷笑,“瞧,这便是区别,谁人敢对我置喙?”

  寻郎君端茶过来,看了一眼画,将茶放在她手边,“郡主,喝茶。”

  渭阳郡主端起茶,眼里满是意气风发。

  而谢家安静的几日,除了看陛下的态度,其实也是顺势瞧一瞧,有多少人对谢家有恶意。

  朝堂上,两面三刀的人有的是。

  但为了尹明毓和尹家女的名声,也不宜拖太久,是以谢家搜集完证据,便直接教人在朝上弹劾何家放利子钱,牟取暴利之外,害诸多百姓家破人亡。

  诸多罪名,或大或小,且谢家指派的官员直接给何家盖了“佞臣”之名,昭帝本就对兄弟阋墙震怒,自己的亲生子下不了狠心责罚,带坏儿子的臣子自然不会姑息,是以当朝夺去了何司马的官职,将其下狱。

  而何司马被弹劾的罪名中,很是有一部分来自于何夫人,何夫人自然也免不了牢狱之灾。

  当晚,何家夫妻俩便双双“畏罪自杀”死在了监牢里。

  何家本就是靠攀高结贵起家,并且凭借权贵继续大肆敛财,除此之外,全无根基。

  何司马一出事,何家连带何夫人的娘家,全都成了落水狗。

  何家人想要向成王求救,但成王根本不理会他们,大义凛然地表明成王对何家所为毫不知情,对何家弃如敝履。

  这是极无情的行为,但成王一贯如此,京中人竟是也毫无意外。

  何家人只能又去求嫁到光禄寺卿家徐家的出嫁女,然而徐家避何家唯恐不及,若非徐寺卿不愿背负无情无义之言名,徐夫人甚至想要休了何氏,当然不可能帮何家。

  就连何氏本人,也恨不得离娘家远远的,以保全自己。

  何家真真是求助无门,只能看着昔日门庭土崩瓦解,富贵烟消云散。

  谢家只是起了个头罢了,但何家会瞬间倾倒,是因为成王的冷酷。

  追随这样一个冷酷的人,看到了何家的下场,必然会有人物伤其类,谢家只是起了个头罢了。

  至于其他传播流言之人,谢家的应对亦是如此简单直接、光明正大。

  霎时间,再无人敢在明面上议论谢家和尹明毓的是非。

  到这时,谢夫人才仿佛什么也没发生似的露面。

  宴上无人提起“谢少夫人”,唯有尹明毓的嫡母韩氏,闲话家常似的说:“老夫人他们何时归京?这眼瞅着就过年了,得一家团聚才是。”

  谢夫人笑道:“景明在养伤,不好折腾,不过已经去信了,这几日就回了。”

  她笑容满面,周遭人眼神交换,有些亲近的人家,便出声附和几句。

  谢夫人顺势便说几件他们在庄子上的事儿,语气亲近道:“尹家教养好,二娘是个极孝顺善良,有她在庄子上照料家里老夫人和孩子,我和相爷再放心不过。”

  韩氏仿佛她说得就是事实,面色不变,谦虚了几句,转而又说起谢家表姑娘来。

  两人一应一合,便将白知许要相看人家的消息放了出去。

  谢家庄子——

  极孝顺善良的谢少夫人正在被谢老夫人训斥。

  她的身边,是蔫头耷脑的谢策。

  他们面前的地上,一条小指粗细的小泥鳅一动不动地躺在那儿。

  谢策不知什么时候藏了一条泥鳅带回来,巴巴地送给谢老夫人。

  他甫一掏出来,谢老夫人以为是蛇,吓了一跳,缓过来才发现是一条死泥鳅。

  姑太太担心谢老夫人迁怒,早就带白知许躲回了她们屋子。

  而谢老夫人不舍得对疼爱的曾孙发火,气得直敲拐杖,良久才吐出一句不轻不重的“顽劣”,随即就将矛头转向了尹明毓。

  是以才有了现在这一幕。

  尹明毓很无辜,垂着头眼神示意谢钦为她说几句话。

  谢钦坐在椅子上,略显无奈地看了她和谢策一眼,劝谢老夫人:“祖母,策儿年幼,不懂分辨,误以为好才送给您,您莫生气。”

  谢策抬起头,可怜巴巴地点头。

  谢老夫人瞧着他如此,心口堵得慌,再一瞧地上的泥鳅,嫌弃地摆手,“快些弄走。”

  婆子赶忙过来捏着泥鳅出去,谢老夫人瞧不见那泥鳅了,依旧气难消,忍不住又瞪了尹明毓一眼,捎带也瞪了曾孙一眼。

  谢钦起身,扶着谢老夫人的手臂往里屋走,劝她:“祖母,策儿只是孝心用错,再大些,懂事理便好了。”

  他边走,边给了尹明毓一个眼神,示意她带着谢策离开。

  尹明毓收到,拉着谢策出去,方才戳他的脑门儿道:“看你干的好事儿。”

  谢策捂着额头,委屈道:“送曾祖母。”

  尹明毓回头看了一眼身后的门,又好奇地问:“你是如何带回来的?”

  谢策学着她的样子,也回头悄悄看了一眼门,指了指羊棚,“羊。”

  羊的衣服上有一个兜子,有时会装一些小玩意儿,大多时候皆是摆设,没想到现下被谢策用来偷渡。

  这孩子真是越来越鬼灵精怪。

  但尹明毓不承认跟她有关,她就是无辜的。

  是以尹明毓一本正经道:“你惹曾祖母生气了,需得好生认错,罚你写二十张大字。”

  谢策小脸上全都是愧疚,乖巧地点头。

  两人回到她的院子里,尹明毓便教婢女给谢策准备笔墨,谢策老老实实地站在椅子上捏着笔写大字。

  过了一会儿,谢钦回来,见谢策如此,颇为奇怪。

  尹明毓煞有介事道:“小郎君还是极有上进心的。”

  谢钦对他儿子如今的脾性,还是有几分了解的,不置可否。

  他并不再提方才的事,转而对尹明毓道:“京中来信,咱们择日回府。”

  眼瞅着就要过年,尹明毓并不意外,点头表示她知道了。

  那头,正在写大字的谢策听到两人的话,眨眨眼睛。

  待到回程那日,一行人准备离开庄子,谢老夫人瞧了一圈儿,没看见谢策,便问道:“策儿呢?”

  童奶娘抬手指了指迷宫,对谢老夫人小声禀报道:“回老夫人,方才钻进去了。”

  谢老夫人闻言,便走过去,打量了一圈儿也没瞧见人,便喊道:“策儿,咱们得启程了,快些出来。”

  迷宫西北角,传出谢策的声音:“我不在。”

  谢老夫人哭笑不得,顺着声音走过去,就见谢策面对着雪墙蹲着,小小一团,哄道:“莫耽搁了回程,快些出来。”

  谢策抬头,满眼惊讶,显然没想到曾祖母竟然找到他。

  但他紧接着便站起来,紧紧贴着雪墙,抱着墙,摇头:“我不想走。”

  谢老夫人见他舍不得,便道:“你若是喜欢,回府再给你建一个。”

  谢策想了想,迟疑地摇头,“不一样……”

  这时,尹明毓和谢钦走出来。

  尹明毓手肘碰了碰谢钦,随即去牵羊。

  而谢钦走过去,单手揪着谢策的后襟,将他从迷宫里提出来。

  谢策在空中踢腿,要下去。

  尹明毓牵着羊走过来,拍拍羊背,叫道:“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