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母后 第96章

作者:星辉映川 标签: 宫廷侯爵 历史衍生 BG同人

  张衡摇摇头,道:“不敢当成果二字,就是有个小结论,不知圣上可否赏脸,来臣的实验室一观?”

  提到实验室三个字,张衡到现在有些不太适应。这是他从皇帝口中听来的新词,直白而易懂,于是沿用下来。

  刘隆起了好奇心,抬脚道:“你带我去看看。”张衡在一旁领路。

  蔡伦在皇帝看不到的角度擦了擦额头的汗,朝张衡露出一个感激的眼神。

  印刷房的后面是雕版房和铸造房,里面材料堆积,特别是铸造房,十分危险。若是皇帝在这里受了伤,怕是谁也承担不起。

  张衡能将皇帝不着痕迹地引到清静的实验室,实在是再好不过。

  一行人来到实验室,恍若进入了另一个世界。精密巧思的器械整齐地摆放着,上面闪烁着金属的冷芒和木质的柔和。

  刘隆看到了浑天仪、指南车、计里鼓车以及几个木雕,最中央有个台阶,绕着圆柱盘旋而上。

  刘隆抬头看台阶通往的方向,发现这台阶竟然直达房顶。

  “上面是观测星象的地方。”张衡解释道。

  刘隆点点头,又道:“皇宫之中最高的地方应该是朱雀阙。这个地方太低了,若观测星象可以找高一点的地方,比如山顶之类。”

  “大汉幅员辽阔,若各地都观测记录,这些数据说不定会有大用处。”刘隆对天文了解不多,但也知道观察数据对研究的重要性。

  张衡闻言眼睛一亮,目光灼灼地盯着小皇帝,满眼都是渴望。他愈是研究,愈是发现天文的奥妙,愈是被吸引。

  刘隆想了想,道:“你选出合适的人,再拟个章程上来。”

  张衡的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道:“臣遵命,多谢圣上。”

  刘隆被张衡溢出来的喜悦所感染,笑着叮嘱道:“张师傅于天文一道是大才,千万不要吝惜笔墨,务必将这些写出来,雕版印刷传之后人。”

  张衡又应了。蔡伦满脸笑容道

  :“圣上放心,我们尚方局的人天天催着张师编写教材呢。”

  刘隆颔首,道:“学以致用,这是很多学问能传下去的主要原因。”

  张衡笑道:“我已经在写了,也在教宫人匠人学习。”

  刘隆点一点头,道:“张师傅素来考虑周全。不过张师傅刚才说日食研究出了成果,但不知成果是什么?”

  张衡笑起来,又将刘隆引到一处室内,里面空间不大,却堆满了稿纸。

  刘隆定定地看着张衡,张衡不好意思道:“东西有些多,也有些乱。”

  张衡从最上面拿出一张纸,呈送给刘隆。刘隆看了一眼,这与他记忆中模糊的黄赤交角图有些类似。

  “臣通过计算得到,今年七月下旬到八月上旬有日食。”张衡的声音有些发颤。

  刘隆拿纸张的手一顿,不可置信地看向张衡,问:“真的假的?”

  张衡:“臣不确定,但臣确实计算出来了。”

  “好好好,张师傅你做的不错。即使预测错了,也无碍,一步步来。”刘隆激动起来。

  他低头看着手中的纸张,仔细看隐约看懂一点,使劲又看,只觉得上面的步骤似懂非懂。

  刘隆不为难自己,将手中的纸张还给张衡,道:“张师傅可名传千古了。”

  张衡摇头,道:“若非圣上指点迷津,臣也不会有今天这样的成就。”

  刘隆连忙否决,他什么也不懂,就在张师傅迷茫的时候安慰一下他,怎么就担了这么大的功劳。

  噫,张师傅也变了,那位品性正直一心向学的人也变得会拍龙屁了。

  皇宫真是个大染缸啊!刘隆感慨万千。

  张衡若是知道皇帝心里所想,肯定会把刚才的话连标点符号都收回去。

  他刚才可是真心实意地感激皇帝啊!

  刘隆没有意识到,他这个几乎将所有知识还给老师的学渣,潜意识的常识其实是一代代人的积累,跨越了两千年的历史长河,耗费了无数顶尖学者的心血,终于指明了一条正确的方向。

  刘隆的一些常识仿佛就像茫茫大海中的一座灯塔,为航船指引方向。

  当然张衡更是居功至伟,皇帝敢说,他就敢信。他驾驶着一

  艘破破烂烂的木板船,乘风破浪,朝前航行。

  “我们且待七八月。”刘隆勉励张衡道。

  张衡与皇帝的谈话不胫而走,不仅皇宫之人知道他预测七八月之间会出现日食,就连宫外的人也知道了。

  众人议论纷纷,这可是日食,是灾异,难道真是什么所谓的自然现象吗?就像花儿在春季盛开,水往低处流那样吗?

  有人甚至上书弹劾张衡狂悖逆礼,不堪为帝师,请求皇太后将张衡罢黜流放。

  邓绥听闻此事后,命人抄录来张衡的手稿,亲自查看,发现数据详实,论证清晰,令人不得不相信他的结论。

  刘隆见状极为惊讶,道:“母后,你竟然能看懂?”

  邓绥抬头看刘隆,云淡风轻道:“这有什么难的?顺着张师的测算步骤往下思考就是了。樊嫽,你来看一下?”

  樊嫽接过来,不到半个时辰就看完了,对上刘隆灼灼的目光,下意识地低下头,道:“启禀陛下,我略看明白了。”

  邓绥颔首道:“你来说一遍。”

  樊嫽放下纸张,起身为皇太后和皇帝重新讲起张衡的解题思路来。樊嫽讲的时候,加入了一点自己的理解,使原理更加浅显。

  刘隆的眼中露出赞赏的神色,这樊女史是真懂了,不像自己是假懂的。

  假懂就是一看就会,放下解题步骤就废。

  “樊女史,你真厉害。”刘隆竖起大拇指,由衷地赞叹道。

  樊嫽道:“圣上谬赞。仲姬妹妹才是此道高手。”

  刘隆摇头道:“仲姬是专精此道,樊女史今日却令我惊讶。”樊嫽不仅能处理政事,还懂天文历法,真不知道她的脑子是怎么长的。

  刘隆心中一把辛酸泪,好像在座的只有他一个学渣。若非投了个好胎,换个人家只怕他就能自己饿死自己。

  唉,世间聪明的人那么多,为什么不再多自己这一个。

  刘隆在回德阳殿的路上,还在和江平感慨樊嫽的聪颖。江平笑他:“既然圣上这么欣赏樊女史,为何不将人留在宫中?”

  刘隆忙看了眼左右,又道:“别这么说,平白给她惹麻烦。再说,后宫是衣食丰足,但能有在母后身边做女史痛快肆意?”

  一个仰人鼻息深锁后宫,一个口含天宪自由自在,用脚想就能知道选择哪个吧。

  江平又道:“圣上不是只要一人?从孝明帝一来,皇后皆参预政事。若皇后不自由,这天下就没有自由的人了。”

  刘隆闻言低头沉思,然后摇头,道:“她很好,更不能入后宫埋没她的才能。”

  即便皇后能参预政事,但皇后也要面临巨大的生育压力。想想现代某小国为了生育将花一样的王后逼得几乎要凋谢。

  除了生育外,还有自由。皇后怎么会自由?若是自由,母后也许就长住在邓氏府邸照顾病重的幼弟,而不是像现在每日早晚打发人去邓氏探病。

  她是不想去吗?

  不,她是不能去,更不能长住。之前就有大臣上书直谏皇太后回娘家这种不合规矩的行为。

  刘隆说完这事就没有放到心上,然后洗漱完躺到榻上就睡了。然而,江平却记在心里,难得有皇帝欣赏的人,他肯定要推上一把,帮小皇帝选择合心意的女娘。

  皇帝太过仁善,江平苦恼不已。他只看到了皇后面临的困境,却看不到皇后本身自带的权势以及给家族带来的巨大利益。

  就拿现在的皇太后而言,素手拨弄风云,朝堂之上有谁敢反驳她?

  盛饰华裾珍馐美味奇珍异宝任意取用,只不过皇太后节俭不重视这些,而且皇帝也从没将这些放到心上。故而,他才没有看到这些对一个人的诱惑。

  除了权势和享受外,皇后(皇太后)能给家族带来巨大的利益。

  就拿邓氏而言,光皇太后册封的就有七位列侯和一位女君,再加上邓氏原先的侯位,可谓是光耀于世。

  面对这样巨大的利益,谁能不动心?

  江平睁着眼睛,数了半夜入宫的好处,决定将皇帝说的一半话抛之脑后。他的小皇帝值得这世间最好的一切,不需要有任何顾虑。

  江平本想将皇帝心思有所松动这事告诉皇太后,但皇太后最近一直都在忧心西华侯的病情,只得暂将此事先埋在心里。

  皇太后的这三位小女史,其实与邓氏也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阎雪的姑姑是邓弘的妻子阎嫣,耿纨纨与邓阊的妻子耿小鸾是堂姐妹,樊嫽的堂侄女樊倩是

  邓广宗的妻子。

  江平不知道这是因为世家联姻错综复杂,还是皇太后有意为之。皇太后对三人倒是一视同仁,没有任何偏袒。

  不过,江平对这些联姻不甚在意。当年阴废后和皇太后还是双重姻亲呢,废后的母亲是邓绥的堂姐,邓绥的母亲是废后的堂姑,关系亲密如此,还是照样该斗斗,该打压打压。

  邓阊先是偶尔清醒,接着连人也认不出了,几日未曾进水米,人就去了。

  邓绥听到讣告,虽然早有心里准备,但幼弟的早逝依然让她心如刀割,悲恸异常。

  她这些兄弟姊妹只剩下大兄、三兄和小妹了。亲人一个个离她而去,能依赖说得上话的人越来越少了。

  邓阊去后,邓悝也病倒了,连为幼弟送葬还是仆人抬着他去的。

  太医令受命为他诊脉,诊断完直摇头,邓绥和邓骘强行命令邓悝在家修养。

  邓绥在邓阊入殓的时候,过去悼念。刘隆也提议去,只不过邓绥阻止了他。

  当年刘隆参加邓弘的葬礼,主要是因为邓弘是他的师傅,天地君亲师,即便大臣们有什么异议,也不大好说出来。

  但邓阊就不一样了,他名义上只是刘隆的舅父,还是之一。

  邓绥参加完幼弟的葬礼回来,就生了一场病。

  刘隆心中极为担忧,邓师傅去世不到三年,邓阊就去了,一向身体强健的邓悝也病恹恹地躺在床上,只怕也不能长寿。

  邓绥靠在引枕上,伸手接过小皇帝递过来的药碗,道:“你不必在此忙活,要以学业为重。”

  刘隆摇头道:“母后放心,等你用完药,我去找师傅补上课程。”

  说完,刘隆眼巴巴地看着邓绥,直到她将药喝完。刘隆赶忙接过来,又送上清水漱口。

  邓绥收拾妥当,摇头道:“隆儿,我已经好得差不多了,这里有陆离等人。”

  刘隆摇头道:“万一母后……咳咳……不喜喝药怎么办?”

  邓绥闻言,不知想起什么,脸上露出浅浅的笑意:“我又不是你。”

  刘隆是喝药困难户,年纪小的时候为了活命他会乖乖喝药.但自从过了十岁,一日比一日放飞,喝药非得江平或邓绥看着,否则就可能偷工减料

  。

  刘隆拍拍胸口,曲起胳膊,向母后展示他那略健壮的体魄,道:“我身体好着呢。母后,你千万要保重身体。”

  邓绥点一点头,道:“我知道了。”

上一篇:刀刀去哪儿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