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母后 第14章

作者:星辉映川 标签: 宫廷侯爵 历史衍生 BG同人

  许是药中有安眠的成分,刘隆迷迷糊糊地睡着了,只是睡得不安稳。一会儿觉得有人在榻前像蚊虫一样嗡嗡惹人烦,一会儿身上仿佛落个太阳,又累又热,难受至极。

  红日将落,夕阳从窗户中泄进来,暑气稍退。

  邓绥悄悄走进来,看见皇帝跟前的小黄门和乳娘正不错眼地守着,心中赞了一句忠仆。

  王娥首先发现邓绥,连忙起身行礼。江平也跟着行礼。三人都没有说话。邓绥颔首,走上前,低头注视着刘隆,只见他小脸带着潮红,额头上搭着一块湿布巾,眉头紧皱。

  邓绥以目示意,让江平出来回禀小皇帝的情况。

  两人来到东暖阁,江平将刘隆的情况一一回了。邓绥听了,见刘隆的发热断断续续,忧心不已,嘱咐江平要好生伺候,这才出来。

  她的脚刚迈出殿门,蓦地迎上尚遗几分炽烈的落日余晖,眼前一黑,过了半响,才缓过神来。她竟然状若无事地继续往后殿走,连身边的宫女都没发现异样。

  郡国水灾、渔阳兵祸以及小皇帝病重,一件比一件大,沉甸甸地压在邓绥的心头,她昨夜熬了通宵。

  渔阳太守张显、兵马掾严授、主薄卫福、功曹徐咸都已战死,要先抚恤以安人心,酬其保家卫国之行。

  邓绥下诏褒奖众人,赐给张显家六十万钱,除家中两人为郎,赐严授、卫福、徐家各十万钱,除一子为郎。①

  郎,即是郎中。汉

  代出仕的途径有任子为郎中。也就说,邓绥的这道诏书不仅给予战死的诸人抚恤金,还给其子安排了“编制内”的工作。

  邓绥拟完诏书,又下诏给乌桓校尉,命其严密监控鲜卑的情况,便宜从事。

  渔阳的事情暂且处置完,邓绥开始继续处理郡国水灾。这次水灾面见之广,损失之大,实属罕见。

  赈灾的人早已派出去,只是邓绥想起奏表上的“房屋田舍尽行漂没”,心脏仿佛被狠狠攥住。

  没了房屋和田舍,百姓要怎么生活?

  邓绥长叹一声,命人叫来郑众和蔡伦。邓绥将精力放在处理国事上,宫中的大小事情都是这两人掌管。

  两人进来行礼,只听邓绥吩咐道:“今年三十七郡国遭受水灾,百姓流离,朕惶惧难安。今日朕召两位来,是要减太官、导官、尚方、内署诸服御珍膳靡丽难成之物②。另外,皇帝年幼也用不着上林苑的鹰犬,把这些都卖了。”

  太官是掌管宫中膳食的机构,每年光供应宫中就要花费两亿钱。

  导官是掌管御用和祭祀的米粮。“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可想而知,这光两项不知抛撒浪费了多少粮食。

  尚方主管制造兵器和御用之物,之前江平找尚方令蔡伦给小皇帝做玩具。一个小小的婴儿玩具材料不是金玉,就是珍木,由此可见尚方的花费之靡。

  郑众和蔡伦素日谦卑谨慎,对皇太后这些命令自然应下,即便皇太后说的事情涉及到他们自身利益。

  邓绥又减了宫中的几处用度。这宫中如今只有皇太后、皇帝并四位公主,主子不多,也不必铺张浪费。

  邓绥给宫中来了一场“断舍离”,减了用度,卖了用不上的东西,又放出一批奴婢为平民。

  宫中精简完,她又罢了郡国供奉的珍奇靡丽之物,减了天下郡国一大半的贡物。

  郑众和蔡伦领命退下后,相视一眼,蔡伦道:“先帝在时天灾不断,今年又逢大水灾,不知未来如何,节俭好些好呀。”

  郑众也点头道:“皇帝年幼,每顿连一枚鸡子都吃不下,更不别提那些山珍海味,正好趁着现在节俭些。”

  郑众说这话,颇有一种孩子小花费少,正好趁着这几年,积攒些家底。

  说到皇帝,郑众和蔡伦的心都悬起来,双双叹了一口气。小皇帝的病还没有好。

  无论是从情感上,还是从利益上,两人都极力支持小皇帝。废长立幼,皇太后是主谋,那他们两人就是帮凶。

  若小皇帝出了意外,皇太后肯定还会再次舍弃平原王刘胜,立留在京师府邸的清河王刘庆之子刘祜。

  立刘祜,与郑众没有什么干系,但蔡伦却和刘祜的祖母宋贵人有一段公案。当年蔡伦奉窦皇后的命令逼迫刘祜的祖母和姨祖母双双服毒自杀。

  想到此处,蔡伦摇头叹气,心中祈祷上天保佑小皇帝平安无恙。

  “咱们一起去探望皇帝陛下。”郑众建议,蔡伦立刻应允。

  两人来到前殿时,夜幕笼罩北宫,空气中还带着夏日的余热。

  殿内点着灯,小寺人看见两人,赶忙打起帘子。殿内一片寂静,唯有烛花爆裂的声音。

  “睡了?”郑众小声问寺人。

  寺人低声道:“睡了。”

  郑众和蔡伦进了内殿,朝守夜的江平和王娥颔首,走上前观察小皇帝的面色。刘隆脸上的潮红退了一些,但依然发着热。

  江平又被叫出去汇报情况。“陛下刚把药喝了,吃了两勺蛋羹,老是叫渴,喝了三碗蜜水,精神比上午好些。”

  郑众道:“陛下能吃下东西就没事了,小儿体弱,哪个不是三灾八难的?咱们陛下身体算是顶好的。祖宗保佑,陛下这次定能洪福齐天,逢凶化吉。”

  江平苦笑,眼睛布满血丝,道:“借大长秋吉言。”蔡伦也在一般劝慰,不知道是劝慰江平,还是劝慰他自己。

  郑众又说了几句,突然问道:“江黄门和江美人是同乡吧。”

  江平猛地抬起头,对上那双仿佛能看透人心的眼睛,脊背蓦地一凉。

  大长秋肯定知道他和陛下的关系了。

  郑众却没有揭穿,只是微微一笑道:“你既与陛下有这样的缘分,那就要好生照顾陛下,莫要辜负了这段缘分。”

  江平松了一口气,明白大长秋不会揭穿自己,遂道:“下臣定当竭尽全力照顾好陛下。”

  郑众点头赞了江平的忠心,又嘱咐几句,就和蔡伦一起离开。

  蔡伦能在窦太后、和帝以及邓太后处都能受到重用,除了能力卓越外,还有一双洞悉世事的眼睛。

  他见郑众和江平的神色不对,这两人之间肯定有他不知道的秘密,正想着要去查探一番,就听到郑众发话了。

  “你不要去查,事情查出来对陛下的名声不好。”

  郑众的声音虽然很小,但清晰准确地传入蔡伦的耳中。蔡伦心思一转,结合那句江美人和江平是同乡来看,恍然大悟。

  江平与江美人的关系肯定不止同乡,怕是更亲近,甚至可能是兄妹。也唯有这样,才会查出来对陛下的名声不好。

  “那小子不错,人也机灵。”郑众突然笑起来,严肃的面容顿时变得和蔼慈祥起来。

  蔡伦抬头,与郑众对上,眼睛里还带着讶然。

  郑众又笑了,拍了拍蔡伦的肩膀,得意道:“论为人做事,我比不上你。但论胆略见识,你小子还差得远。”

  蔡伦闻言先是一愣,随后也跟着笑起来,爽快地承认道:“某不如郑公。”

  郑众最得意的一事就是辅助先帝诛灭窦氏。当年窦氏权势熏天,郑众就敢替先帝暗地联络朝臣,出谋划策。他的胆略确实远超常人。

  如今在邓氏的眼皮下,郑众为小皇帝遮掩并留下一个绝不会背叛他的人。

第15章 飞起来了

  病得娇里娇气的刘隆被江平压着喂药吃饭,精力一天比一天好,身体也一天比一天健康。许是药喝多了,刘隆嘴里都是苦味,天天盼着喝蜂蜜水。

  然而自从太医宣布刘隆病愈后,江平就控制了他每日摄入蜂蜜水的量。

  “蜜、蜜、蜜!”刘隆拍着漆碗,不顾成年人的体面对王娥说道。

  王娥摊手无奈地对小皇帝说道:“陛下,江黄门不让你喝,我也没办法。”

  “走、不知道。”刘隆盯着王娥说道。王娥没有回话,下巴一抬,看向刘隆的身后。

  “哼!”江平刚从外面回来,就听到小皇帝唆使王娥偷蜂蜜水给他喝,气得将人抱起来,朝他屁股呼了一巴掌。

  “我这样做难道是为了自己?前朝有个公主喜欢吃蜂蜜,身边人的也不节制,最后一口牙都烂没了,年纪轻轻连肉都嚼不动。”

  江平一边说,一边看刘隆的嘴,查看他的牙齿情况,道:“这才扎几颗牙,就不想要了?”

  刘隆听完,猛地回过神来,怎么竟然把这个忘了!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牙齿,才能享受美食。

  江平被刘隆那副双手捂嘴的惊恐模样逗笑了,乘胜追击道:“还吃不吃蜂蜜水?”

  “不,要牙。”刘隆心悦诚服地认输。

  “这才是好孩子。”江平夸赞一声,将人放到榻上,看他拿攻城器械玩耍。

  江平曾有个征战沙场的梦,可惜家境贫寒,到了宫中做寺人。他是当不成大将军了,就把梦想投射在刘隆身上。

  他找尚方令为小皇帝订做了一套攻城器械玩具,作为刘隆病愈的奖赏。这套玩具对于心智不成熟的孩童尚显幼稚,但对于刘隆刚刚好。

  这套用桃木制成的玩具一出现,就迅速打败沉香木“小香猪”和金丝楠木“小金狗”,狠狠抓住刘隆的心,一跃成为他的心头好。

  江平坐在床榻一侧,眼睛里是刘隆用手推着冲车去撞云梯,嘴上和王阿姆说话:“这宫中的日子越过越不如从前,从上到下节衣缩食。我向太官令给陛下要燕窝,太官令给我弄了一盅鸡汤。”

  王阿姆也跟着念叨:“我的份例倒没怎么动,就是鲫鱼瘦了些。鱼虾都是从鸿池或者上林

  苑捞的,上头说节俭,下头跟着糊弄,那些大鱼大虾,宫中没吃,就便宜外面那些人了。”

  江平道:“我们侍奉在陛下身边,太官令那边不敢克扣,但那些宫女寺人的份例变成了三天吃一顿荤,好多人心里不满呢。”

  王阿姆奇怪:“皇太后不是说了,宫中的奴婢恣其去留,既然不满,为何不走?”

  江平闻言嗤笑一声,趁着刘隆愣神听他们说话的功夫,夺走他手里的冲车,拿来把玩。

  刘隆见坏舅舅又在逗他,嗷地一声,给投石机装上有他半个拳头大的藤球朝江平打去。

  竹编的空心藤球被投石机抛出,撞到江平的手,弹跳了几下,滚到王娥身边。王娥捡起来,送归刘隆身边。

  “在宫中只是吃得不如以前好,但现在这年景到了外面吃不饱。傻子都知道怎么选择。”江平言语之中带着一股嘲讽。

  七月底,部刺史将要出发巡视十二州。走前,邓绥召见了司隶校尉和部刺史。

  汉武帝分天下十三州,设刺史,以“六条问事”监察地方。西汉后期刺史权势加重,在新莽时改称州牧。

  光武帝时罢州牧,重置刺史,分天下为十三部(州),设十二部刺史,余下一州设司隶校尉。①

  邓绥坐在上面,看着殿下的十三人,他们是中央派去监察地方的耳目。

  如今三十多个郡国遭受水灾,田舍房屋淹没,百姓流离所失。但这却是一些豪强大族扩张的好时机,吞并田产,低价购买奴婢,恣意妄为。

  势豪之家隐匿田产人口,不缴赋税。国家财政缺钱,只能从百姓身上收税敛财,百姓活不下去,只能投入势豪之家或流亡。如此恶性循环,苦的是百姓,亡的是国家。

  “郡国水灾,百姓罹难,朕日夜难安,唯恐一些郡国为了政绩粉饰太平,致使百姓求助无门。又恐二千石与地方豪强勾连,狼狈为奸,侵吞良田,逼良为奴。”

  “朕派诸位巡察地方,望诸位以苍生为念,不畏强权,不阿从权贵,不包庇奸人。”

  司隶校尉和刺史忙道:“谨遵皇太后陛下教导。”

  邓绥勉励他们几句,就让他们退下为奔赴各州做准备。

  十二部刺史中有两名出自邓氏宗族。邓绥

  将他们安排到受灾最严重的冀州和幽州,希望这两名族兄能抑制豪强,稍解百姓之苦。

  渔阳传来消息,鲜卑过来劫掠,没有大肆进攻州郡。渔阳太守张显一众阵亡,有一部分原因是张显刚愎自用,轻敌冒进。

  现任护乌桓校尉是邓绥的堂弟邓遵。父亲在时常说堂弟有先祖之风,想必他能守住幽燕之地,邓绥如是想道。

上一篇:刀刀去哪儿

下一篇:返回列表